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永和口岸区域佤族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4 13:22
【摘要】:永和口岸位于云南省沧源县,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为国家二级口岸,其对面为缅甸佤邦,居住在这里的佤族约占该地区总人口的84%。永和口岸的佤族和缅甸人民共享同一贸易市场,处在这样一个多语环境当中,这里的人们会说多种语言。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语言生态学研究的是任何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以语言生态学为理论框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佤族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永和口岸的语言生态环境,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永和口岸佤族的语言使用情况是怎么样的?(2)永和口岸佤族对佤语、当地汉语方言、普通话、英语、缅语的语言态度如何?他们对这五种语言的态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有何差异?(3)哪些生态因素影响了永和口岸佤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通过调查永和口岸佤族对佤语、当地汉语方言、普通话、英语和缅语的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佤语在家庭内部的使用频率最高,但公共场所的最常用语是沧源方言;公共场所年轻人使用普通话的比率相对较高,而英语和缅语在佤族的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2)佤族的语言态度在年龄、学历、职业和国籍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佤族对佤语的态度最积极,对缅语的态度最消积;佤族对普通话的态度比对沧源方言的态度更加积极,虽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第二常用语是当地汉语方言,但普通话在他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永和口岸佤族对英语的态度比他们对待缅语的态度更加积极。(3)造成永和口岸佤族的这些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结果的生态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具体而言,地理环境、经济落后、政府政策、佤邦的战乱,民族心理及佤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都会影响永和口岸佤族的语言生态系统。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2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瑾;;语言生态学研究面面观[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冯广艺;;关于语言生态学的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张艳玲;冯广艺;;语言生态学的几个概念[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4 冯广艺;;语言生态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邹晓玲;;一部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语言生态学力作——《语言生态学引论》评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02期

6 吴文;;《语言生态学》述介[J];中国外语教育;2009年03期

7 曹国华;;语言生态学视角下的美国印第安语言研究(英文)[J];海外英语;2011年12期

8 杨艳丽;语言生态学初探[J];语言与翻译;1999年01期

9 马娜;;语言生态学视角下的俄语言语粗俗化[J];语文学刊;2012年03期

10 郑通涛;语言的相关性原则——《语言生态学初探》之一[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远新;;语言调查中的语言态度问题[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张春泉;基于社会和谐的语言生态研究[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静平;语言生态学视角下永和口岸区域佤族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宋歌;云南西盟马散佤族乐器文化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7年

3 向阳;基于社会网络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分析方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4 韦振飞;《个体、族群及时空:语言生态学视角》翻译项目报告[D];广西大学;2014年

5 巴合加纳提·马什甫热提;哈萨克族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社会语言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6 奇慢姑丽·依明;艾努人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7 宋琰;东南亚华裔留学生的汉语语言态度与文化认同调查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8 管莹;语文教师对学生写作中使用网络语言态度调查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9 阿特乃·哈力阿斯哈尔;新疆图瓦人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10 林绿萍;来华留学生汉语使用情况及语言态度调查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76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476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c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