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豫北晋语反复疑问句的过渡性特征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汉语方言文献集成”(10&ZD12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方言学大型辞书编纂的理论研究与数字化建设”子课题(201401001) 长江学者、三晋学者支持计划 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4313)
【分类号】:H1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沛玲;;晋语独立研究综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贺巍;;晋语舒声促化的类别[J];方言;1996年01期
3 陈庆延;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届年会晋语专题研讨会简述[J];语文研究;2000年01期
4 黑维强;晋语“去”本字辨[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5 乔全生;晋语“变读”的成因[J];语文研究;2002年01期
6 ;晋语学术研讨会在太原举行[J];语文研究;2002年04期
7 ;晋语学术研讨会论文及重点发言题目[J];语文研究;2002年04期
8 ;晋语学术研讨会[J];方言;2002年04期
9 乔全生;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一)[J];方言;2003年02期
10 乔全生;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二)[J];方言;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雪梅;内蒙古晋语凉城话及其变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建校;陕北晋语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王利;晋东南晋语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刘芳;长治方言体貌助词及相关助词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雨;内蒙古晋语临河方言语音词汇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韩晓;河南济源方言代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武燕;鄂尔多斯晋语四音格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史维生;魏晋南北朝晋语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刘健;内蒙古中西部晋语语音调查[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姜晓明;《国语·晋语》含V词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高玉敏;灵寿方言的晋语过渡性特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于晶;中古阳声韵和入声韵在晋语中的演变[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9 夏焕梅;平山、灵寿、鹿泉“圪”头词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郭建华;晋语文水(保先庄村)话语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0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530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