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级差含义:基于认知-语用的解释

发布时间:2020-06-03 15:21
【摘要】:级差含义作为当今语言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语义学与语用学边界之争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这种含义。因此,本论文拟采用认知语用的方法,即从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的交叉研究的角度来研究产生级差含义的关系及其本质,从而解决后格赖斯之间关于级差含义的诸多争议。首先,由Hirschberg划分出的十一个偏序集被分为蕴涵关系集合和非蕴涵关系集合。本文证明了包含蕴涵等级序列和非蕴涵等级序列的蕴涵关系集合能产生级差含义,而非蕴涵关系集合不能产生级差含义。在认知语法的框架下,本文将从图示-例型集合中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的角度研究级差含义。从图示与其例型的纵向关系出发,本文证明了蕴涵关系集合是图示-例型集合。图示是其例型的概括化,例型是其图示的具体化,这种关系是不可逆的。从图示-例型集合中例型之间的横向关系出发,图示-例型集合中的例型通过一种语义关系,即单边蕴涵关系形成相互对立关系。本文对级差含义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在认知语法的框架内解决了后格赖斯语用学中的许多争议。然后,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级差含义的性质。焦点主要集中在级差含义的产生机制上。由于图示和其例型之间的纵向关系是规约化的,同一个图示的例型之间的横向关系是规约化的,因此图示-例型集合本质上也是规约化的。级差含义由规约化了的图示-例型集合产生。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级差含义的产生是一个规约化的过程。通过采用认知语法框架来研究级差含义,本研究为这个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第一,本研究是在认知语法中的图示-例型关系的基础上研究级差含义的最早尝试之一。第二,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关于认知语用学的新理解。传统的认知语用学狭义上指的是关联论。然而,它在本文中指的是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的交叉研究。第三,非蕴涵关系集合不能产生级差含义,因为它们与级差含义的定义相矛盾。第四,本文证明了蕴涵关系集合是规约化了的图示-例型集合,蕴涵关系集合作为一个整体是本研究的出发点。第五,级差含义是由规约化了的图示-例型集合产生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0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琰;;A Summary of Schema Theory Application in Reading——Readers analysis and schema activation[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XML-based integration data model and schema mappingin multidatabase systems[J];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2005年02期

3 李敏强 ,寇纪淞;The schema deceptiveness and deceptive problems of genetic algorithm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2001年05期

4 夏兴宜;;An Analysis of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Based on Schema Theory[J];海外英语;2014年13期

5 王浩;;A study of the inspiration of content schema in Higher vocation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J];海外英语;2013年04期

6 CHIOU Peng Lam;Testable model specification via statechart schema[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3年03期

7 Jinhyung KIM;Dongwon JEONG;Doo-Kwon BAIK;;VQT:value cardinality and query pattern based R-schema to XML schema translation with implicit referential integrity[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n International 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Journal);2008年12期

8 贺方刚;;康德“Schema”概念的现象学意蕴[J];齐鲁学刊;2016年04期

9 杨从印;严玲;;Exploration on the Cognitive Schema and Its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5期

10 彭世新;董丽;;一种Schema驱动生成用户界面的技术和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祝园园;骆吉洲;高宏;李建中;;基于Schema提取可压缩结构实现生物XML数据压缩[A];第二十五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8年

2 于进福;张云锋;李宁;;Schema引导的多媒体标注技术[A];第二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NCIRCS-2005)论文集[C];2005年

3 ;Integrating XML with CORBA-Based Multidatabase Systems[A];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Conference on Web Information System and Applications[C];2004年

4 方芳;宋莉娜;;Research of Cultural-Specific Content Schema in EFL Reading Context[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五卷)[C];2016年

5 董革非;于开颜;;The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Newspaper Reading[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6 万美婷;苏彦捷;;Object Permanence in Sichuan Golden Monkey (Rhinopithecus roxellana)[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Hao Liu;Yue Zhang;Liangping Tu;Yue Wang;;Human Behavior-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tability Analysis[A];第37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B)[C];2018年

8 陈芸芸;;音乐理解中的体验性假设(英文)[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方芳;;Schema-Theoretic View of Text Selection in EFL Reading Classroom[A];《外国语文论丛》第1辑[C];2008年

10 Grace wai-yue Leung;;Databases as Virtual XML Documents:an Interoperable Approach[A];第十八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明宏;基于与汉语介词短语“在……上”之比较的英语介词on的认知语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邱栋;基于搜索的程序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杨唐峰;“动词—小品词”构式中的意象图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珊;级差含义:基于认知-语用的解释[D];山东大学;2019年

2 古利旭;基于Schema和工作流的设计项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朱菲菲;文化图式与英汉翻译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宇航;图示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马永田;英语V+UP短语结构的认知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巴美淇;基于图式理论对广告标语翻译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陈杨波;意象图式理论的准则与实践分析[D];海南大学;2014年

8 张s,

本文编号:2695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695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6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