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和越南语并列连词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01:04
【摘要】:汉语中连词作为虚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段落篇章中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汉语连词数量较多,用法比较复杂,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并列连词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在越南语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出现频率极高、意义高度虚化、连接功能不可否认,是连词中必须首先研究的一类。本文将从语内对比和语际对比两个维度对汉越并列连词进行对比,然后基于中介语语料库对越南语母语者汉语并列连词使用的偏误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再对习得情况进行相关考察,接着在本文研究结论与已有研究结论对比的基础上总结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并分析其与偏误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提出相关教学建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们在汉越并列连词对比、偏误分析以及习得顺序考察的基础上,归纳了汉越并列连词的共性类型特征,并结合已有研究,总结出汉语并列连词的个性类型特征。(1)汉越并列连词共性类型特征:(1)汉语和越南语中都存在单元和双元并列连词,汉越所有并列连词都可以用来连接体词性成分。(2)汉语和越南语这种分析型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意合现象。(3)汉语和越南语并列连词都存在兼类现象,且主要是兼介词用。(4)汉语和越南语的并列连词从语序分布来看,都位于所联系成分的中介位置,属于典型的中置式联系项,符合语言类型学的“并列连词居中原则”。(2)汉语并列连词个性类型特征:(1)汉语中并列连词多,分工明确,是汉语并列连词的独特类型特征。汉语并列连词具有独特的语体风格特征:“跟”在北方话里用得比较多,多用于口语,“与”多用于书面语,和”在口语和书面语里都很常见。汉语众多并列连词中,从语义连接关系来看,“和”是典型的并列连词。(2)汉语中除了有并列连词作为标记的有标记并列结构,还存在大量无标记并列结构。考察发现,汉语中用意合法来连接词和短语的现象占明显优势,高出越南语很多。可见,汉语是一种意合优势型语言。(3)汉语并列连词连接体词性成分: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看,“‘和’连接体词性成分”这一用法功能是汉语并列连词“和”连接各用法功能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无标记的,学生最先习得。汉语普通话缺少一个连接动词的泛用的并列连词,而印欧的泛用并列连词通常适合于名动形各个词类和各种短语、小句,如英语“and”,德语“und”,法语“et”,俄语“И[i]”。越南语的“và[vɑ22]”也具备印欧泛用并列连词的特征,汉语并列连词“和”只能连接词或短语,不能连接小句成为了汉语独有的类型特征。汉语“和”连接并列结构时遵循相似性、类似性、平行性和对称性原则,不可以连接结构不均衡、语义类别不一致、功能不同的成分。“和”类连词连接三项以上并列成分时,应该放在最后一项并列成分之前,前面两项之间一般用顿号或逗号连接。(4)汉语并列连词连接动词性成分:“和”用来连接动词性成分时,限于连接双音节动词,连接成分前后要有共同的附加或连带成分。“和”不能用来连接连续发生的两个动词性词组,连续发生的两个动词性词组之间通常用顿号连接。(5)汉语并列连词连接形容词性成分:“和”用来连接形容词性成分时,限于连接双音节形容词,连接成分前后要有共同的附加或连带成分。2.通过对已有汉语和其他非汉语母语者的习得偏误考察发现,越南学生和其他国家学生学习汉语并列连词产生的偏误类型具有一致性。由此可以推断,越南学生学习汉语并列类连词产生偏误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汉语并列连词的独特类型学特征决定的。表现为:(1)汉语连词“和”不能连接小句,学生不清楚这一规则而产生“和”连接小句的偏误。“和”类连词连接三项以上并列成分时,应该放在最后一项并列成分之前,学生不明白这一规则而产生错序偏误。(2)汉语连词“和”用来连接动词和形容词成分时,限于连接双音节动词和形容词,连接成分前后要有共同的附加或连带成分。学生不清楚这一规则,常常用“和”连接非双音节动词或形容词,或用“和”连接前后没有共同的附加或连带成分的谓词性成分。3.基于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我们针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并列连词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以期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发展。本文基于汉越并列连词的对比,以寻找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之后对越南学生使用汉语并列连词的情况进行偏误分析并考察习得顺序,再次验证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95;H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双云;;连词与口语语篇的互动性[J];中国语文;2015年04期

2 齐春红;;越南语母语者汉语趋向补语习得顺序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年04期

3 李艳娇;杨尔弘;;基于语料库的“和、与、同、跟”使用分布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年03期

4 齐春红;阮崇友;;越南留学生汉语连词“和”的习得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08期

5 杨丽周;;泰汉常用并列连词语法功能比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年04期

6 王清丽;;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连词的偏误分析[J];语文学刊;2010年24期

7 周文华;;基于语料库的外国学生兼语句习得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8 肖奚强;周文华;;外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句习得研究[J];汉语学习;2009年01期

9 周小兵;;非母语者汉语语法偏误研究程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1期

10 朱其智;周小兵;;语法偏误类别的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智f,

本文编号:2700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700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e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