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谚语语义性质及其互相作用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潇;钟毅平;;语境和熟悉度对中文成语理解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2 王爱平,陈叔和,舒华;不同文章难度条件下文化特征类型熟悉度对阅读理解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05年03期
3 熊建萍;闫国利;;首词和尾词频率对高熟悉度成语识别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1期
4 王哲;葛列众;袁中庆;;5岁儿童对熟悉面孔的特征信息识别[J];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5 聂树成;;计算机专业英语学习主题熟悉度和记忆力与学习效果的相关性研究[J];河南农业;2013年10期
6 张馨予;姚树桥;;计算机厌恶、态度、熟悉度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初步运用的信、效度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1期
7 张仙峰,闫国利;大学生词的获得年龄、熟悉度、具体性和词频效应的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3期
8 谢华;;熟悉度、透明度和语境对英语学习者理解习语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王福兴;周宗奎;赵显;白学军;闫国利;;文字熟悉度对电影字幕偏好性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1期
10 郑剑虹;严丽芬;;自我人格形容词好恶度、熟悉度和意义度的初步测定[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淑芸;杜建政;;想象膨胀中熟悉度与感知积累作用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吴彬星;张智君;;面孔熟悉度对面孔性别与表情加工相互关系的调节[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定险峰;项玉;;不同认同度、熟悉度的内隐环保态度与卷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张仙峰;闫国利;;词的获得年龄、熟悉度、具体性和词频效应的眼动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丹;邓遥;;品牌信息加工的熟悉度与性别差异[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贺舟颖;严颢;;6岁儿童面子谎行为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管益杰;方富熹;;单字词的获得年龄对小学生汉字识别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学习;单词助记软件步入智能化[N];计算机世界;2002年
2 张斌 四川省南溪县第二中学教师;学理科不是学做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玉玲;中文健康词汇用户熟悉度评估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丽娜;话题熟悉度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郑珊;思维风格和题材熟悉度对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交互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峰雪;区域品牌效应调节变量:熟悉度、介入度、品牌等级的实证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4 陈瑾妍;熟悉度对美食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5 侯敏;属性可比性对产品购买的影响:产品熟悉度和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D];暨南大学;2016年
6 刘婷婷;话题熟悉度和生词率对高中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崔卓亚;熟悉度对跨种族共情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红亚;舌尖现象研究的选题条件和情绪对舌尖现象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3年
9 张仙峰;词的获得年龄、熟悉度、具体性和词频效应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10 傅伟铨;主题熟悉度在二语阅读附带词汇习得中的角色模式[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00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700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