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时空介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12:02
【摘要】:介词作为虚词的一种,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率较高,是现代汉语语法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类别。其中的时空介词是介词类别中的一大类,它是可以介引表示时间和空间成分的一类介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本文以《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的时空介词为研究对象,先探讨其句法功能和语义功能,并辨析了三组易混淆的时空介词;然后根据北京语言大学HSK语料库,对留学生的偏误概况和偏误类型进行了系统地考察,获得了较为科学详尽的统计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时空介词的偏误原因;此外,还对大纲和教材中时空介词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考察了词语例释和练习设计情况;最后,结合时空介词的本体研究、偏误研究和教材研究,从宏观角度对时空介词的习得顺序、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提出建议,以期对未来的时空介词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本章首先论述了时空介词的选题价值与意义;然后论述了时空介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主要包括时空介词的本体研究现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最后论述了时空介词的研究计划。第一章时空介词的本体研究。本章首先总结了时空介词在句法上的功能特征;然后按时空介词的语义功能特征从宏观上将其分为时间介词和空间介词,并进一步从微观上将时间介词细分为存在义、起点义、终点义、距离义和条件义,将空间介词细分为存在义、起点义、经点义、方向义、空间义和终点义;最后对三组语义相近、极易混淆的时空介词进行对比分析。第二章时空介词的偏误情况和偏误原因研究。本章首先考察了HSK语料库中时空介词的偏误情况,统计每个时空介词的出现次数和偏误次数,计算偏误率,获得较为科学的统计数据,并分析了时空介词的偏误类型,其偏误类型主要有误代、误加和遗漏三类。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时空介词的偏误原因,其偏误原因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汉语本身方面的因素,即时空介词的语音、语义、字形方面的因素;二是学习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和教材编写的因素;三是学习者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目的语知识的泛化和回避策略。第三章时空介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状况研究。本章首先对《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和《汉语教程》中时空介词的分布情况进行考察,并将教材中时空介词的出现顺序和大纲中时空介词的出现顺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12个时空介词在教材中的分布不均,且出现顺序和出现次数也与大纲中词汇的难易程度并不完全符合;然后又考察了时空介词在教材中的词语例释和练习设计情况,发现教材中时空介词的词语例释过于简单,多数时空介词只是在生字表中出现,很少在后面的语法部分深入解释,有关时空介词的练习设计数量少且题型单一。第四章时空介词的习得顺序和教学策略研究。本章首先基于语料库中时空介词的偏误情况探讨了时空介词的习得顺序;其次,基于时空介词在教材中的分布、释义、练习设计情况以及教材编写原则,对教材编写提出建议;再次,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课堂教学提出建议,微观上是基于每个时空介词的偏误情况和偏误类型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宏观上包括本体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偏误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两个教学策略,后者是从时空介词的偏误情况和偏误原因两方面来制定的;最后对时空介词进行教学设计。结语对时空介词的偏误情况和偏误原因、对外汉语教学状况进行总结,提出时空介词的习得顺序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堂教学建议,以期对未来的时空介词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帅;赵丹;;莫斯科中小学汉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2017年03期

2 向璐;任帅;;内高班学生汉语学习适应性与学业的关系研究——以广东肇庆中学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年04期

3 龚晗倩;;今天,海外的中国孩子如何学汉语[J];中国民族教育;2018年05期

4 王宇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艺术语言基础教学路径初探[J];当代教研论丛;2016年10期

5 张淑媛;;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初级阶段对教材的有效使用——以《今日汉语》为例[J];文教资料;2016年27期

6 周一贯;;汉语文教学:呼唤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和中国功夫[J];新教师;2016年10期

7 陈金土;;汉语声韵里的美育[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8 巴哈依古丽·哈巴斯;;少数民族幼儿的汉语习得语言训练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28期

9 扎西卓玛;;浅谈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6期

10 李晗;陈子骄;;来华本科学历生汉语学习需求调查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迪力努尔·在努拉;;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A];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C];2017年

2 冯禹;;提高欧美学生汉语学习速度的两点建议[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1年第1期(总第9期)[C];2011年

3 张凌玢;;浅论汉语学习中的文化适应[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李泽曦;;对《体验汉语初中篇》(泰国版)第一册的考察分析[A];2018年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一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8年

5 叶尔登别力克;;小学汉语课堂教学探索[A];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6 砂冈和子;古川裕;王松;;日本大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3年第3期(总第20期)[C];2013年

7 黄金宝;;论目的语环境下语言环境对于汉语学习的影响[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5年第2期(总第27期)[C];2015年

8 吾拉尔古丽·吉克山拜;;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A];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C];2017年

9 哈力木拉提·托汗;;刍议提高汉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A];2018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10 哈力木拉提·托汗;;刍议提高汉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A];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殷新宇;“学汉语为生活增添色彩”[N];人民日报;2019年

2 记者 管克江 韩秉宸 暨佩娟 叶琦 孔歌;“汉语学习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N];人民日报;2019年

3 本报驻英国记者 许立群 强薇;“‘汉语桥’拉近了我们与中国的距离”[N];人民日报;2019年

4 本报驻蒙古国记者 霍文;“汉语为我们架起友谊桥”[N];人民日报;2019年

5 北京华文学院教师 韦九报;留住汉语的根[N];语言文字报;2019年

6 中山大学 周小兵;加强东南亚汉语人才培养与教材研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7 顾挺宇;《汉语桥·2017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精品传播汉语之美[N];文艺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赵珊;学汉语游中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李泉 杨佳;做好汉语声誉规划 推动汉语国际教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10 重庆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于海阔;推动教材国别化发展 促进汉语高效率推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石平;初级汉英教学辞典汉语实辞语法分类和标注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2 王宇宏;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1867-1942)军事词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高飞(GODFREY CHISONI);津巴布韦汉语传播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董海樱;西人汉语研究述论——16-19世纪初期[D];浙江大学;2005年

5 刘丽萍;汉语截省句[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徐英平;俄汉语空间系统多层面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魏红;面向汉语习得的常用动词带宾情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卞浩宇;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肖应云;明清西方传教士的汉语学习与文化交流(1582-1795)[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晶;对汉语中动构式“P+V qilai(起来)+VP_2”的构式化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2 诸葛福琳;韩语“(?)”和汉语“着”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3 焦小静;语用视角下的泰国初级学生汉语补语习得偏误分析[D];陕西理工大学;2019年

4 古丽;俄汉语同义词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5 冯结茵;拼音和书写:汉语二语词汇习得的神经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6 李晓飞;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慕课课程现状研究及思考[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7 张天皓;罗伯聃《正音撮要》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8 鄢舜炜;波兰小学汉语课堂游戏教学案例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

9 杨婷;汉语初识问候语的历时演变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10 金晶;马来西亚留学生对汉语课堂有效教举行为的评价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27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727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