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越詈语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17:26
【摘要】:詈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存在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各种语言中。因而詈语是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詈语是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詈语承载的不仅是语言信息,也是人们的情感表达,更能透析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研究詈语的人也有不少,但是用汉语的詈语和越南语的詈语来对比研究的话,到目前为止,只有范明心(Pham Minh Tam,2013)在她的硕士论文《现代汉语詈骂语之考察——与越南语相对应表达形式对比》(Nghien cuu loi mang chui trong tieng Han hien dai va so sanh doi chieu voi tieng Viet)中把汉语的詈语和越南语的詈语进行比较,但是作者并没有深入去把詈语研究透彻只是走马观花,并且内容里面主要是写关于汉语的骂詈语。尽管越语方面的研究较为稀少,但以前人对汉语和越南语成语研究得出的结果为理论基础,让笔者坚信《汉越詈语对比研究》的这一课题是可以继续发展延伸的。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跟中国一样,在越南学习越南语的中国留学生也越来越普遍,可见汉语与越南语都很重要。而汉语詈语和越南语詈语作为两种语言的特殊语言更让人觉得好奇、让人想去深入的了解它们。因为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汉越詈语是避免不了出现的,所以笔者进一步想去研究这两种语言的詈语,从而可以知道人们心中的喜怒哀乐。我们都知道中国与越南“山连山,水连水”,从农业生产走向今天的现代化事业整个漫长历史中,两国都经历了不知多少艰难,一步步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并走向小康。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及社会程度也提高了,中越两国历史悠久,同为文明礼仪之邦。詈语因被视为有伤风雅,历来为含蓄理性的国人不齿。然而,詈语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形象,直接反映中越人民的喜怒哀乐和价值形态。同时,越南是中国邻邦,受中国风俗习惯及生活思想的影响十分广泛深远,因此,在使用詈骂语的日常生活过程中,中越两国有相似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本文主要针对詈语在汉语和越语的分类、结构、功能、修辞及文化上的异同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汉越詈语的比较研究,为此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线索和思路,揭示中国和越南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44;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基于语言学视角下骂詈言语行为的动机与功能浅析[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2 吕玲娣;;元杂剧中与动物有关的骂詈语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王伟丽;;“詈语反用表亲昵”现象分析[J];艺术科技;2014年04期

4 李芽;;性詈语之多元解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5 姜晓倩;;詈语内容分类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3年17期

6 周艳丽;;汉语对称表达方式研究之用蔑称詈语表达对称[J];文教资料;2013年09期

7 张宜民;;汉英詈语的语音特征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罗艳娟;;论王蒙小说中詈语的存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谭宏姣;王海欧;;东北方言詈语特征浅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高军;;吴语中的詈词詈语与吴文化[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阮氏清;汉越语性别歧视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晨;主要媒体中的新兴詈语[D];南京大学;2015年

2 陈丽珍;汉日骂詈语的对比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D];南昌大学;2015年

3 崔一方;口语格式“X+个+P类词”的构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孙杰;初中生脏话行为分析及其转化策略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青杨;网络骂詈语的考察与评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方舟;汉语动物类詈骂词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国省;莫言小说中的脏话现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明珏;中文网络语言中脏话的使用情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谷嫦欣;英汉脏话翻译的文化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俊杰;网络骂詈语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8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728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e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