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互动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8 18:24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单一的语言文字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获取需求,图像、音乐和色彩等模态的选用以及不同模态如何配合以表达整体意义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作为一种典型的多模态语篇,纪录片逐渐进入研究者视野,从其选材、拍摄、采访、配乐及后期剪辑到最终成片,无一不透露出制片人的选择。本文以探索频道出品的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为语料,基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和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互动意义以及张德禄的符际关系理论,选取纪录片中的三个典型视频片段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文字模态中,小句共计227个,其中陈述语气的使用率高达96%,主要是提供信息;疑问与祈使语气共约4%,频率虽小但却实现与观众的互动,引起观众的注意与兴趣;而情态词中,表推测及频率占60%以上,表明了纪录片中所表述内容的精确与真实,其他情态词则是通过制片者反映出的倾向性与责任感进而影响观众的态度。图像模态中,通过分析图像的视线接触、态度、社会距离以及视觉情态,发现每个片段中非直接接触的图像占60%以上,反映了纪录片提供信息的主要功能;高视觉情态的图像占99%以上,反映了信息的真实性;水平拍摄视角反映了观众与影片中的人物的平等性,正面与角度拍摄分布近乎均衡,旨在全面展现人物生活;社会距离的近、中、远分布皆俱,目的在于让观众从不同距离了解片中人物生活,并体会其中的变化及原因。最后,经过图文关系的分析,发现图像与文字呈互补强化关系,相辅相成,同时配以背景音乐,与观众实现良好互动,彼此协作实现人际意义。此研究不仅扩大了视觉语法与功能语法的研究范围,将其应用于研究动态多模态语篇,而且用语言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多模态语篇,有助于提升观众的多元识读能力。
【学位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娜娜;何明霞;;电影语篇《泰坦尼克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电影评介;2015年23期

2 冯德正;亓玉杰;;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建构——基于认知评价理论的分析模式[J];现代外语;2014年05期

3 代树兰;;话语、话语分析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界定与发展[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4 张德禄;丁肇芬;;外语教学多模态选择框架探索[J];外语界;2013年03期

5 张德禄;郭恩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社会符号观与概念隐喻观的连接与互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6 吴智慧;;《盗梦空间》的多模态话语衔接[J];电影文学;2013年08期

7 张德禄;李玉香;;多模态课堂话语的模态配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01期

8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年01期

9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年05期

10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2807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807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2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