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量词与抽象名词的组配研究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146;H195.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量词与个体量词研究
1.2.2 抽象名词研究
1.2.2.1 抽象名词的界定及分类
1.2.2.2 抽象名词的语义特征
1.2.3 个体量词与抽象名词的组配
1.3 理论依据
1.4 研究范围与思路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个体量词与抽象名词的组配研究
2.1 “项”与抽象名词的组配研究
2.1.1 前面可以为非“一”数词的“项”与抽象名词的组配情况
2.1.2 前面通常为“一”的“项”与抽象名词的组配情况
2.1.3 “项”能与抽象名词组配的原因
2.2 “条”与抽象名词的组配研究
2.2.1 “条”与抽象名词的组配情况
2.2.2 “条”能与抽象名词组配的原因
2.3 “则”与抽象名词的组配研究
2.3.1 “则”与抽象名词的组配情况
2.3.2 “则”能与抽象名词组配的原因
2.4 “件”与抽象名词组配研究
2.4.1 “件”与抽象名词组配情况
2.4.2 “件”能与抽象名词组配的原因
2.5 “支”与抽象名词的组配研究
2.5.1 “支”与抽象名词的组配情况
2.5.2 “支”能与抽象名词组配的原因
2.6 “门”与抽象名词的组配研究
2.6.1 “门”与抽象名词的组配情况
2.6.2 “门”能与抽象名词组配的原因
2.7 “笔”与抽象名词的组配研究
2.7.1 “笔”与抽象名词的组配情况
2.7.2 “笔”能与抽象名词组配的原因
2.8 “份”与抽象名词的组配研究
2.8.1 “份”与抽象名词的组配情况
2.8.2 “份”能与抽象名词组配的原因
2.9 不与“个”组配的抽象名词之研究
第三章 个体量词与抽象名词组配习得偏误分析
3.1 偏误类型
3.1.1 偏误来源及分类标准
3.1.2 偏误类型
3.2 偏误成因
3.2.1 学习者方面
3.2.2 教学方面
3.3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3.3.1 树立个体量词与抽象名词组配的教学意识
3.3.2 了解和利用个体量词与抽象名词的组配规律
3.3.3 在教材和教学中进行适当的量词语义讲解
3.3.4 重视个体量词与抽象名词在语义、语用上的联系
结语
4.1 主要论点
4.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爽;;抽象名词的确定标准及原型效应[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3期
2 徐越湘;;音乐与美术的古典主义风格之比较[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6期
3 段彧;;浅析英汉互译中抽象名词的翻译[J];青春岁月;2017年01期
4 李霄;;英语翻译中词义的“实”与“虚”[J];校园英语;2017年16期
5 方清明;;汉语抽象名词词典释义的计量研究[J];国际汉语学报;2017年01期
6 范珺;;浅议英语抽象名词的篇章衔接功能[J];教学与管理;2011年06期
7 王永革;;浅谈英语抽象名词的分类及用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5期
8 孙晓薇,王利众;俄语中抽象名词的数[J];俄语学习;2000年02期
9 刘淑芝;李葆琪;;英语抽象名词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0 巩惠昌;英语抽象名词及译法[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鹤;个体量词与抽象名词的组配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2 陈敏;顺应论视角下英语行为抽象名词的汉译[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3 李姗;语义等值理论视角下抽象名词的翻译[D];南京大学;2019年
4 陈茜;中国英语学习者抽象名词前不定冠词使用情况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王雪;概念语法隐喻下抽象名词的英汉翻译策略[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6 赵燕霞;现代汉语形状量词与抽象名词的搭配用法研究[D];绍兴文理学院;2018年
7 余旭;与泛义动词相关的构式的历时演变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8 霍雪敏;经济类学术期刊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论文摘要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黑龙江大学;2018年
9 曾琳琳;会议指导文件d'MUN Junior Handbook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黑龙江大学;2018年
10 周宇佳;《当呼吸变为空气》(第一章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44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84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