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世说新语》方所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11:26
   魏晋南北朝为中古汉语的主体阶段。本文选取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性文献《世说新语》为研究对象,考察《世说新语》方所表达基本面貌,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变化情况。本文由绪论和四个章节构成:绪论部分概述选题缘由和意义,综述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对方位词和处所词进行界定,阐述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第一章将《世说新语》中的方位表达分为绝对方位表达和相对方位表达,对这两大类进行详尽的统计分析,并对方位词的空间方位语义以及方位参照成分的特点和范围进行考察。第二章将《世说新语》中的处所表达分为直接表达处所和由处所介词参与表达处所,对这两大类进行详尽的分析描写。在直接表达处所部分涉及了处所标记和方位标记,考察了表达处所的命名标及其语义特征;由处所介词参与表达处所部分将处所介词分为六类,对处所介词构成的介宾短语表达处所这一问题进行介绍。第三章结合已有研究,将《世说新语》分别与《水经注》和《战国策》进行比较,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方位表达面貌,比较方位词数量及表达功能的变化情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从上古到南北朝时期处所标志词“所/许”表达空间义的演变情况以及处所介词词组语序的发展变化。第四章结语,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学位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14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1.方位词、处所词的定义及范围
        2.方位词、处所词相关研究现状
        3.《世说新语》方所问题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一 《世说新语》的方位表达
    (一)绝对方位的表达
    (二)相对方位的表达
        1.上下类
        2.前后类
        3.左右类
        4.边侧类
        5.中间类
        6.内外类
    (三)小结
二 《世说新语》的处所表达
    (一)直接表达处所
        1.专名性处所词
        2.处所标志词标记处所
        3.方位词与其他词语组合表达处所
        4.称代性处所词
    (二)由处所介词参与表达处所
        1.所从
        2.所在
        3.所到
        4.方向
        5.沿途
        6.经由
    (三)小结
三 《世说新语》方所表达的共时与历时比较
    (一)《世说新语》与《水经注》《战国策》方位表达比较
        1.《世说新语》与《水经注》方位表达比较
        2.《世说新语》与《战国策》方位表达比较
        3.小结
    (二)《世说新语》中两类处所表达式的发展变化
        1.处所标志词“所/许”表空间义的发展变化
        2.处所介词词组语序的发展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甄静;;试析《世说新语》的文本传播[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2 孙伟;郭睿;;谱牒学视野下的宋本《世说新语》探析[J];兰台世界;2018年12期

3 邵宁;;《世说新语》成书背景和性质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4 王庆杰;;历史是一种语境——以《世说新语》为例[J];文教资料;2006年21期

5 林宪亮;;论《世说新语》与选本[J];齐鲁学刊;2017年05期

6 田艳芳;;论《世说新语》人物的个性[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06期

7 左宜华;陈祥谦;;《世说新语》之“袁公”考辨——兼与范子烨先生商榷[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8 周霏;;《世说新语》四字格研究[J];学周刊;2016年10期

9 潘建国;;《世说新语》在宋代的流播及其书籍史意义[J];文学评论;2015年04期

10 孙勇进;;朝鲜王朝时期的《世说新语》在韩传播[J];文学与文化;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强;《世说》学引论[D];复旦大学;2004年

2 蔡言胜;《世说新语》方位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董晔;《世说新语》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黄沁茗;论《世说新语》人物品藻的生态审美意蕴[D];武汉大学;2012年

5 姜广振;《世说新语》与佛教[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6 刘涛;图像中的魏晋风度[D];浙江大学;2016年

7 甄静;元明清时期《世说新语》传播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王秀娟;宋代文言小说叙事演变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航;《世说新语》方所表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

2 鲁桐;《世说新语》与讽刺艺术[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3 顾夏艳;《世说新语》动补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4 肖宏宇;韦努蒂抵抗式翻译理论视阙下《世说新语》马瑞志译本中的典故英译研究[D];西华大学;2018年

5 曾婉;《世说新语》时间表达研究[D];宁波大学;2018年

6 张燕;《世说新语》饮食类词语研究[D];宁波大学;2018年

7 马彦峰;《世说新语》传播接受史述略[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8 付雨鑫;《世说新语》中王谢家族人物书写及宗族家风品格塑造[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9 陆杨;《世说新语》单音节运动动词词化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10 郭银华;从《世说新语》看魏晋美学风尚[D];四川音乐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2851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851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3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