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那”“那样”“那么”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9 19:05
   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考试等级为中高级的外国学生在使用“这”和“那”系列词语及其组成的短语和句子时所出现的偏误率很高,其中有些偏误是常见的,有些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混淆使用、语序不当等情况。现有文献较少将“那”“那样”和“那么”放在一起梳理分析,多是指示代词的本体研究,较少联系对外汉语教学,很难指导和运用于教学实践。故本文拟以HSK动态作文库的相关语料为基础,选用“那”系列词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留学生出现偏误较多的“那”“那样”和“那么”词语,从本体研究入手分析,归纳总结出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使用“那”系列词产生的偏误,分析偏误原因并提出对策和教学建议。绪论部分说明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综述前人在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中对“那”系列词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研究现状作出基本评价。基于当前“那”系列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本文选取“那”“那样”“那么”词语的语法语用规则作为研究对象,交代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一章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关于“那”“那样”“那么”的有效语料,对“那”“那样”和“那么”分别进行句法特征概述,研究其在句中位置和所作句法成分。第二章从句法特征和语篇语用功能上对“那”系列词进行对比分析,句法层面上对比三者在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的使用异同。语篇功能上对比三者同为标记逻辑关系的作用下,细分为条件关系标记、因果关系标记和转折关系标记三方面功能的对比;语用功能从承接功能、强调功能和主观评价功能三方面对比分析。第三章将HSK动态语料库中出现的“那”系列词的偏误分为遗漏、误加、误用和错序四种类型,分析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教学和教材的影响。第四章从学生角度、教材编写和教学策略三方面提出留学生习得“那”系列词的教学建议。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19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前人研究评述
        (一) “那”系列词本体研究
        (二) 对外汉语教学中“那”系列词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 偏误分析法
        (二) 实证法
        (三)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四、创新之处
    五、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第一章 “那”“那样”和“那么”句法特征概述
    一、“那”句法特征概述
    二、“那样”的句法特征概述
    三、“那么”的句法特征概述
第二章 “那”“那样”和“那么”的对比分析
    一、句法对比
        (一) 作主语和谓语
        (二) 作宾语
        (三) 作定语
        (四) 作状语
    二、语篇和语用功能对比
        (一) 语篇功能
        (二) 语用功能
第三章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那”“那样”和“那么”的偏误类型统计
    一、偏误类型归纳
        (一) 遗漏
        (二) 误加
        (三) 误用
        (四) 错序
    二、偏误语料原因分析
        (一) 母语负迁移
        (二) 目的语规则泛化
        (三) 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四) 教学和教材的影响
第四章 对外汉语“那”系列词的教学建议
    一、学生角度
        (一) 理论巩固
        (二) 情境练习
    二、教材方面
        (一) 科学编写教材
        (二) 适当加入当地母语和汉语对比编写教材
    三、教学方面
        (一) 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深而精
        (二) 结合当地母语组织教学和练习
        (三) 针对不同偏误类型练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辉;;条件句中的“那/那么”[J];汉语学习;2015年02期

2 金春任;;汉语的“那么/那样”在韩国语中的对应[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8期

3 蒋华;;指代词“那”的衔接功能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杨晓莉;孟庆升;;指示代词“this/that”和“这/那”的语篇照应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4期

5 全薇;;指示代词“这/那”和“this/that”在语篇中单用——复指前文[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4期

6 刁世兰;;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7 许家金;;汉语自然会话中话语标记“那(个)”的功能分析[J];语言科学;2008年01期

8 杨玉玲;;“这么”和“那么”篇章不对称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4期

9 黄洪华;;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指示代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9期

10 蒋华;;“这/那”类词的不对称及其原因探索[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华;现代汉语“这/那”类指示代词的多维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邢艳丽;中亚留学生“这”“那”类指示代词偏误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2 林筠涵;留学生对“这、那”类指示代词的习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武辰霞;“这”、“这样”、“这么”及其组配形式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4 秦旭峰;对外汉语“这”、“那”系词语使用规则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5 龙娴;汉英指示代词“这/那”与“this/that”的对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叶玲;现代汉语“那样”一词及其语法化表现[D];湖北师范学院;2012年

7 徐开妍;外国学生代词回指偏误分析与习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久;现代汉语中“这/那”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76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876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f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