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序视角下现代汉语形合目的复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4 13:17
目的复句是汉语复句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类型,本文从句序视角出发对现代汉语中形合目的复句进行考察分析。文章在语序理论和三个平面理论的指导下,将现代汉语形合目的复句划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大类,并从语表、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分别对这两类目的复句进行考察,揭示其间的异同之处。本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回顾和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说明本文预期目标、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等。第二章至第四章为正文。第二章主要是根据语料调查,确定现代汉语形合目的复句的基本句序为动作分句在前,目的分句在后。在此基础上,将现代汉语形合目的复句划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大类型。第三章是对可逆形合目的复句的语表、语义和语用等方面进行描写分析,根据考察结果,将其划分为“动作-目的”和“目的-动作”两大下位类型,从心理世界凸显、语篇衔接等方面对它进行语用考察。第四章从语表、语义及制约因素等方面,对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进行考察,根据考察结果,判定其为“动作-目的”型,并分别从事理逻辑、联系项居中原则、时间顺序象似性、信息结构原则等角度,就现代汉语形合目的复句的句序不可逆作出探索性解释。第五章为结语,主要是概括本文所做的工作,阐述本人对文...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人研究综述
1.1.1 语序研究综述
1.1.2 目的复句研究综述
1.2 本文预期目标
1.3 思路和方法
1.4 语料说明
第二章 现代汉语形合目的复句界定及类型
2.1 形合目的复句的界定
2.1.1 目的复句界定
2.1.2 形合目的复句界定及其句序
2.2 现代汉语形合目的复句类型
第三章 可逆形合目的复句考察
3.1 可逆形合目的复句语表考察
3.1.1 "为了"类语表考察
3.1.2 "省免"类语表考察
3.2 可逆形合目的复句语义类型
3.2.1 "为了"类语义类型
3.2.2 "省免"类语义类型
3.3 可逆形合目的复句的语用考察
3.3.1 "为了"类语用价值
3.3.2 "省免"类语用价值
第四章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考察
4.1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语表考察
4.1.1 "以便"类语表考察
4.1.2 "好来"类语表考察
4.2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语义类型
4.2.1 "以便"类语义类型
4.2.2 "好来"类语义类型
4.3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对应的语体
4.4 不可逆目的复句的制约因素
4.4.1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与事理逻辑
4.4.2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与联系项居中原则
4.4.3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与时间顺序象似性
4.4.4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与"三个世界"理论
4.4.5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与信息结构
第五章 结语
5.1 几点思考
5.2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省得”、“免得”与“以免”[J]. 王凤兰. 语文学刊. 2009(05)
[2]论现代汉语表示目的的“来”[J]. 王凤兰. 学术交流. 2008(05)
[3]谈语言中目的范畴与因果范畴的联系与区别[J]. 王凤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4]汉语语序问题研究综述[J]. 安玉霞. 汉语学习. 2006(06)
[5]因事介词“为了”的语义分析及其与所介引宾语的选择关系[J]. 万莹. 湖北社会科学. 2006(06)
[6]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 陆丙甫. 当代语言学. 2005(01)
[7]“好”的语法化与主观性[J]. 李晋霞. 世界汉语教学. 2005(01)
[8]关于目的范畴在句法、延展及其筛选上的理论思考[J]. 赵春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9]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二)[J]. 范晓. 汉语学习. 2001(06)
[10]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一)[J]. 范晓. 汉语学习. 2001(05)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研究[D]. 王凤兰.暨南大学 2008
[2]现代汉语语序研究[D]. 武氏河.南京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汉韩目的复句对比[D]. 朴爱华.延边大学 2009
[2]现代汉语语序的语言内部制约因素研究[D]. 靳喜娜.东北师范大学 2008
[3]同语篇建构有关的语序安排规律研究[D]. 郭晨春.南昌大学 2005
[4]“为了”与“以便”的对比分析以及留学生习得研究[D]. 王永娜.暨南大学 2004
[5]从“来/去”的历时演变看连词功能的产生[D]. 蒋静.上海师范大学 2004
[6]汉语语序研究[D]. 季丽莉.曲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97314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人研究综述
1.1.1 语序研究综述
1.1.2 目的复句研究综述
1.2 本文预期目标
1.3 思路和方法
1.4 语料说明
第二章 现代汉语形合目的复句界定及类型
2.1 形合目的复句的界定
2.1.1 目的复句界定
2.1.2 形合目的复句界定及其句序
2.2 现代汉语形合目的复句类型
第三章 可逆形合目的复句考察
3.1 可逆形合目的复句语表考察
3.1.1 "为了"类语表考察
3.1.2 "省免"类语表考察
3.2 可逆形合目的复句语义类型
3.2.1 "为了"类语义类型
3.2.2 "省免"类语义类型
3.3 可逆形合目的复句的语用考察
3.3.1 "为了"类语用价值
3.3.2 "省免"类语用价值
第四章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考察
4.1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语表考察
4.1.1 "以便"类语表考察
4.1.2 "好来"类语表考察
4.2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语义类型
4.2.1 "以便"类语义类型
4.2.2 "好来"类语义类型
4.3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对应的语体
4.4 不可逆目的复句的制约因素
4.4.1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与事理逻辑
4.4.2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与联系项居中原则
4.4.3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与时间顺序象似性
4.4.4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与"三个世界"理论
4.4.5 不可逆形合目的复句与信息结构
第五章 结语
5.1 几点思考
5.2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省得”、“免得”与“以免”[J]. 王凤兰. 语文学刊. 2009(05)
[2]论现代汉语表示目的的“来”[J]. 王凤兰. 学术交流. 2008(05)
[3]谈语言中目的范畴与因果范畴的联系与区别[J]. 王凤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4]汉语语序问题研究综述[J]. 安玉霞. 汉语学习. 2006(06)
[5]因事介词“为了”的语义分析及其与所介引宾语的选择关系[J]. 万莹. 湖北社会科学. 2006(06)
[6]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 陆丙甫. 当代语言学. 2005(01)
[7]“好”的语法化与主观性[J]. 李晋霞. 世界汉语教学. 2005(01)
[8]关于目的范畴在句法、延展及其筛选上的理论思考[J]. 赵春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9]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二)[J]. 范晓. 汉语学习. 2001(06)
[10]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一)[J]. 范晓. 汉语学习. 2001(05)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研究[D]. 王凤兰.暨南大学 2008
[2]现代汉语语序研究[D]. 武氏河.南京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汉韩目的复句对比[D]. 朴爱华.延边大学 2009
[2]现代汉语语序的语言内部制约因素研究[D]. 靳喜娜.东北师范大学 2008
[3]同语篇建构有关的语序安排规律研究[D]. 郭晨春.南昌大学 2005
[4]“为了”与“以便”的对比分析以及留学生习得研究[D]. 王永娜.暨南大学 2004
[5]从“来/去”的历时演变看连词功能的产生[D]. 蒋静.上海师范大学 2004
[6]汉语语序研究[D]. 季丽莉.曲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97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99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