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曾运乾《尚书正读》“倒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7 14:22
  《尚书正读》是《尚书》研究中从训诂研究转向语法研究的发轫之作。曾运乾对汉唐以来诸家的注疏考证,多所折中,虽未能精治金文,以为参证,但注说简明,于训诂文法,两者兼顾,使素称诘诎的《尚书》略可通读。本论文主要将《尚书正读》中67例倒语进行类型分析、正误分析以及制约因素分析,最后总结出曾运乾的语序观。除了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分为四章。其中第一章对《尚书正读》中的“倒语”进行类型的分析,第二章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分析《尚书正读》中“倒语”的制约因素,第三章用《孔传》、《孔疏》、《书集传》等注疏材料对《尚书正读》中的“倒语”进行辨正,第四章分析曾运乾的语序观。经过研究,我们发现了曾运乾的语序观:语序能制约句法结构、揭示词类活用、影响语用效果等,而这种语序观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尚书正读》“倒语”的类型分析
    第一节 成分序颠倒
    第二节 单位序倒置
第二章 《尚书正读》倒语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可别度领前原理
    第二节 语义靠近原理
第三章 《尚书正读》“倒语”辨正
    第一节 因释义不同造成的分歧
    第二节 因断句不同造成的分歧
    第三节 因释义及断句不同造成的分歧
    第四节 因分句间逻辑关系不明造成的分歧
    第五节 因其他因素造成的分歧
第四章 《尚书正读》语序观刍论
    第一节 曾氏《尚书正读》语序观形成的历史因素
    第二节 曾氏《尚书正读》体现的语序功能
    第三节 曾氏《尚书正读》揭示的原始思维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状语多层面的组合语序说略[J]. 李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2]语序的认知分析[J]. 张维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5)
[3]汉语语序问题研究综述[J]. 安玉霞.  汉语学习. 2006(06)
[4]汉语语序研究方法小结[J]. 刘茜.  巢湖学院学报. 2006(04)
[5]汉语焦点与汉语语序[J]. 陈琳.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05)
[6]试论古汉语语序[J]. 王红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7]多项定中结构中名词性定语的次序问题[J]. 陈建军.  语文学刊. 2006(02)
[8]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 陆丙甫.  当代语言学. 2005(01)
[9]古汉语宾语前置和焦点理论[J]. 路广.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0)
[10]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 方小中.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语序研究[D]. 武氏河.南京师范大学 2006
[2]汉语定中结构的认知隐喻研究[D]. 王霜梅.首都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制约古汉语语序重要因素的研究[D]. 王辉.南昌大学 2007
[2]古汉语“定语后置”研究[D]. 史冬梅.内蒙古大学 2005
[3]今文《尚书》的特殊句式和关联词语研究[D]. 高雅洁.广西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69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069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b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