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村话连续变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5 06:43
孟村县全称孟村回族自治县,是沧州东南边的一个小县。全县有4个镇2个乡,人口18.9万,是回族和汉族的混居地。《中国语言地图集》把孟村划为黄乐片,《河北省省志·方言志》把孟村划为冀鲁官话区沧州片。孟村话毗邻山东、天津,语音、词汇、语法上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中声调最有特色,不同于普通话的是有三个声调,即阴平213、上声55、去声42。在此基础上孟村话中这三个声调形成的连读变调的情况很复杂。本文主要描写孟村话连读变调的规律。本文根据实际调查和对普通话的对比,描写了孟村话的声韵调,在此基础上深入描写孟村话的连读变调情况。具体操作方法为:首先,依据《方言调查字表》(商务印书馆2007年)整理出孟村方言的语音系统,确定孟村话的调类及其调值。其次,根据詹伯慧主编的《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进行实地的连读变调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带有方言色彩词汇的补充。再次,把调查的词汇分为两字组和三字组。两字组从非轻非叠、轻声和叠音三个角度分类。三字组首先按照语法结构分为a+(b+c)和(a+b)+c两种类型,然后再从遵循两字组变调规律和不遵循两字组变调规律两个角度分别描写。最后,最后根据材料总结孟村话连读变调的原...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现状及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孟村话音系
一 声母
(一) 声母系统
(二) 说明
二 韵母
(一) 韵母系统
(二) 说明
三 声调
第二章 孟村话两字组连读变调
一 孟村话(非轻声、非叠字)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一) 孟村话(非轻声、非叠字)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二) 从前变、后变、前后变三个角度具体的分析
(三) 孟村话(非轻声、非叠字)两字组的连读变调的特点
二 孟村话后字为轻声的两字组连读变调
(一) 孟村话中轻声两字组连读变调
(二) 从后变、前后变两个角度的具体分析
(三) 轻声两字组的变调特点
三 孟村话中的叠字两字组连读变调
(一) 孟村话中叠音词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二) 孟村话中单音字的重叠式的两字组连读变调
四 孟村话中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合流
(一) 孟村话两字组变调的合流
(二) 孟村话两字组变调的具体合流情况
(三) 合流的规律
五 上声的变调
第三章 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一 a+(b+c)式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一) 含有轻声的a+(b+c)式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二) 非轻声a+(b+c)式三字组遵循两字组变调规律的连读变调
二 (a+b)+c式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一) 含有轻声
(二) 非轻声变调
三 孟村话的三字组叠音词的变调
(一) AAB式叠音词的变调
(二) ABB式叠音词的变调
第四章 孟村话与山东乐陵话连读变调的比较
第五章 孟村话连读变调的原因及特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本文编号:3083736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现状及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孟村话音系
一 声母
(一) 声母系统
(二) 说明
二 韵母
(一) 韵母系统
(二) 说明
三 声调
第二章 孟村话两字组连读变调
一 孟村话(非轻声、非叠字)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一) 孟村话(非轻声、非叠字)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二) 从前变、后变、前后变三个角度具体的分析
(三) 孟村话(非轻声、非叠字)两字组的连读变调的特点
二 孟村话后字为轻声的两字组连读变调
(一) 孟村话中轻声两字组连读变调
(二) 从后变、前后变两个角度的具体分析
(三) 轻声两字组的变调特点
三 孟村话中的叠字两字组连读变调
(一) 孟村话中叠音词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二) 孟村话中单音字的重叠式的两字组连读变调
四 孟村话中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合流
(一) 孟村话两字组变调的合流
(二) 孟村话两字组变调的具体合流情况
(三) 合流的规律
五 上声的变调
第三章 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一 a+(b+c)式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一) 含有轻声的a+(b+c)式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二) 非轻声a+(b+c)式三字组遵循两字组变调规律的连读变调
二 (a+b)+c式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一) 含有轻声
(二) 非轻声变调
三 孟村话的三字组叠音词的变调
(一) AAB式叠音词的变调
(二) ABB式叠音词的变调
第四章 孟村话与山东乐陵话连读变调的比较
第五章 孟村话连读变调的原因及特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本文编号:3083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083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