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心理动词的语义与句法特点及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6 00:26
  经过这些年的思考,本人发现,汉语心理动词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动词,动词本身就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词语,它在句子中扮演着语义核心的角色,而心理动词作为动词的一类,由于其用法灵活多变,含义内容丰富,常常引起句意表述和语句组织的困难,所以在动词其它部分都已经研究的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心理动词引起了各方的重视。但是心理动词又是非常特殊的一类动词,它的特殊性表现在:第一,首先它是关于心理活动的,而人的心理活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抽象性、模糊性,因此,汉语心理动词的含义也非常的抽象,不像行为动词那样显之于外,有客观的表征意义。第二,汉语心理动词由于含义抽象,因此用法灵活,造成其语料丰富、句法多变,很难一言以蔽之,所以对其句法研究常常难以照顾全面,而句法研究的困难又为语义上的研究增加了困难。第三,由于语义、句法两方面的研究难以深入,因此,对心理动词的偏误勘定标准也难以树立,造成偏误众多,难以规范。心理动词是如此特殊,以至于至今学界都没有一个各家都认可的关于心理动词的界定标准。鉴于以上原因本文对以上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和论述:首先探讨心理动词的范围与定义,回顾心理动词的定义方面的当前现状,分析各种理论的不足之处,并分...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心理动词的范围和定义
    1.1 研究心理动词范围和定义的重要意义
    1.2 心理动词范围和定义的研究成果回顾
    1.3 心理动词范围和既定研究的困境
    1.4 对汉语心理动词的范围进行新的界定并下定义
第二章 心理动词的语义特点
    2.1 实验性研究方法的引入
    2.2 心理动词语义研究实验
    2.3 对心理动词的语义特点的分析
第三章 心理动词的句法特点
    3.1 心理动词的句型特点
    3.2 心理动词的宾语
第四章 心理动词的偏误分析
    4.1 心理动词的偏误类型
    4.2 心理动词偏误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心理动词的组织和分类研究[J]. 张积家,陆爱桃.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2]英汉使役心理动词的形态分类和句法结构比较分析[J]. 王文斌,徐睿.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5(04)
[3]心理动词也析[J]. 徐睿,王文斌.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03)
[4]动词对受事宾语典型性强弱的制约[J]. 张云秋.  汉语学习. 2005(03)
[5]心理动词的研究[J]. 江胜利.  黄山学院学报. 2004(05)
[6]近十年心理动词研究综述[J]. 王红厂.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2004(03)
[7]包含名宾心理动词的事件句和非事件句[J]. 王红斌.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8]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J]. 丰竞.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9]现代汉语的使动用法[J]. 王兆鹏.  汉字文化. 2002(04)
[10]《荀子》心理动词研究[J]. 于正安.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3)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D]. 文雅丽.北京语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85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085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c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