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探析汉语拒绝言语行为中的性别差异现象

发布时间:2021-03-16 04:44
  在言语交际中对说话人提出的请求、帮助等作出拒绝回应的行为称为拒绝言语行为。听话人的拒绝言语实际上使说话人的积极或消极面子遭受损害,即拒绝言语行为是一种威胁对方面子的行为(FTA)。然而,由于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显著差异,使得拒绝言语行为在男女中的表现模式存在不同,因此,本文着重探讨拒绝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现象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内在因素,从而对语言中的某些性别歧视现象予以一定的解释,丰富会话分析理论内涵。本文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Leech的“礼貌原则”、Brown &Levinson (1978)的“面子保全论”(Race—Saying Theory)和杨永林的性别差异理论。根据本文的研究问题,本文采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DCT(情景补全式)的问卷调查法。该调查问卷对象为一个高三年级的中国学生,分别设置威胁对方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的四种现象(请求、建议、帮助、邀请),每种现象给出两个情境,每个完全相同的情境又分为男性和女性两个情况,要求被调查者做出尽可能详细的拒绝回答,最后得到有效问卷40份,男女各半。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做统计法分析,本文对拒绝言语行为性别差异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现状
        1.1.2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对言语行为中会话分析理论的意义
        1.2.2 对于语言歧视现象的研究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3.1 研究理论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语料来源
第二章 拒绝言语行为概述
    2.1 拒绝言语行为的性质
    2.2 拒绝言语行为的类型
        2.2.1 直接拒绝
        2.2.2 间接拒绝
        2.2.3 假托拒绝
        2.2.4 模糊拒绝
        2.2.5 反诘拒绝
    2.3 拒绝言语行为在性别中的分布
        2.3.1 拒绝言语行为性别分布差异
        2.3.2 拒绝言语行为性别分布差异的因素
第三章 拒绝言语行为表层模式的性别差异
    3.1 拒绝言语行为的表层模式
        3.1.1 拒绝言语行为的典型模式
        3.1.2 拒绝言语行为的特殊模式
    3.2 拒绝言语行为模式的性别差异
        3.2.1 典型模式中序列项使用的性别差异
        3.2.2 特殊模式的性别差异
第四章 使用拒绝策略的性别差异
    4.1 拒绝的策略类型
        4.1.1 推迟
        4.1.2 引语
        4.1.3 假托
        4.1.4 详细阐述
        4.1.5 改变气氛
        4.1.6 直抒胸臆
    4.2 基于TPF的拒绝策略的性别差异
        4.2.1 拒绝帮助
        4.2.2 拒绝邀请
    4.3 基于TNF的拒绝策略的性别差异
        4.3.1 拒绝请求
        4.3.2 拒绝建议
第五章 拒绝言语行为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
    5.1 主观因素
        5.1.1 生理差异
        5.1.2 心理差异
        5.1.3 情景认知差异
    5.2 客观因素
        5.2.1 历史传统因素
        5.2.2 社会文化因素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的基本结论
    6.2 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085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085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0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