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翻译理论看《萨迦格言》中动物意象的翻译 ——以王尧译本与约翰·托马斯·达文颇特译本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11 11:03
本篇论文以关联翻译理论为视角,探讨藏文格言诗集《萨迦格言》中动物意象在王尧译本和达文颇特译本中的翻译策略。为了方便研究,论文将研究对象分类为神话类动物意象和神话类动物意象。经过分析发现,《萨迦格言》汉译本和英译本为了实现关联翻译论所提出的寻找“最佳关联点”以及“明示——推理”过程,从而实现原文语境的还原,对上述动物意象采取了直译与非直译两种策略。其中,非神话类动物意象的翻译策略选择与所译动物意象在藏、汉、英文化中的正面、负面、中性感情色彩呈现强相关性。纯直译策略适用于中性向正面、中性向负面、正面向中性的迁移。正面向负面、负面向正面、以及负面向中性的迁徙则需要借助形容词和尾注,通过增强作者的“定识”或者削弱读者的“定识”,实现原文语境的最大化再现。非直译策略的使用范围则包括三种情形:非直译藻饰词、有具体指代的集合名词、漏译。两个译本在处理藻饰词时,都脱离了字面意思,直接译出背后的具体动物意象;对于有具体指代的集合名词,两个译本也选择了译出具体动物意象。在译出具体动物意象后,则参考其感情色彩,带入直译模板进行迁移。神话类动物的翻译策略与感情色彩呈弱相关。通过分析得出直译的神话动物形象来源于...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萨迦格言》的地位及影响
2.2 《萨迦格言》英、汉译本研究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关联理论概述
3.2 关联翻译理论
3.3 关联翻译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 《萨迦格言》原本中的动物意象
4.1 动物意象定义
4.2 《萨迦格言》原本中的动物意象概况
4.3 《萨迦格言》原本中动物意象的归类整理
第五章 《萨迦格言》王尧译本与达文颇特译本中动物意象对比研究
5.1 王译本和达译本中非神话类动物意象翻译策略及译文对比
5.2 王译本和达译本中神话类动物意象翻译策略及译文对比
第六章 关联翻译理论下王译本和达译本的动物意象翻译
6.1 非神话类动物意象的直译翻译策略分析
6.1.1 具有相同的感情色彩
6.1.2 正面向中性感情色彩迁移
6.1.3 中性向正面、负面感情色彩迁移
6.1.4 负面向正面、中性感情色彩迁移
6.2 非神话动物类意象的非直译翻译策略分析
6.2.1 在原文中以藻饰词形式出现
6.2.2 在原文中以集合名词出现
6.2.3 在译文句子中无法起到作用
6.3 神话类动物意象的翻译策略分析
6.3.1 来自佛教典故和藏地本土故事的采用直译
6.3.2 有约定俗成的形象或有译语文化替代意象的采用非直译
6.3.3 非直译的神话动物形象被误译
第七章 总结
参引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萨迦格言》达文波特译本隐喻翻译研究[J]. 刘佳. 民族翻译. 2018(04)
[2]基于语料库的《萨迦格言》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研究[J]. 李伟超.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21)
[3]藏族典籍《萨迦格言》英译研究评述[J]. 黄信.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05)
[4]《萨迦格言》比喻辞格英译比较研究[J]. 阳琼,黄信.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02)
[5]《萨迦格言》三个英译本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翻译对比研究[J]. 何思洋,李伟超.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1)
[6]《萨迦格言》英译简史及英译特色研究[J]. 李正栓. 民族翻译. 2016(04)
[7]达文波特英译《萨迦格言》特色研究[J]. 李正栓,赵春龙.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06)
[8]外国译者翻译藏族文学典籍的策略与方法分析——一项基于《萨迦格言》英译的研究[J]. 索朗旺姆,格桑平措.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9]塔尔库《萨迦格言》漏译原因探析[J]. 耿利娟,李正栓.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10]龙树格言诗与《萨迦格言》的动物意象及英译研究[J]. 李霄宇,李正栓.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 2015(01)
本文编号:3181293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萨迦格言》的地位及影响
2.2 《萨迦格言》英、汉译本研究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关联理论概述
3.2 关联翻译理论
3.3 关联翻译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 《萨迦格言》原本中的动物意象
4.1 动物意象定义
4.2 《萨迦格言》原本中的动物意象概况
4.3 《萨迦格言》原本中动物意象的归类整理
第五章 《萨迦格言》王尧译本与达文颇特译本中动物意象对比研究
5.1 王译本和达译本中非神话类动物意象翻译策略及译文对比
5.2 王译本和达译本中神话类动物意象翻译策略及译文对比
第六章 关联翻译理论下王译本和达译本的动物意象翻译
6.1 非神话类动物意象的直译翻译策略分析
6.1.1 具有相同的感情色彩
6.1.2 正面向中性感情色彩迁移
6.1.3 中性向正面、负面感情色彩迁移
6.1.4 负面向正面、中性感情色彩迁移
6.2 非神话动物类意象的非直译翻译策略分析
6.2.1 在原文中以藻饰词形式出现
6.2.2 在原文中以集合名词出现
6.2.3 在译文句子中无法起到作用
6.3 神话类动物意象的翻译策略分析
6.3.1 来自佛教典故和藏地本土故事的采用直译
6.3.2 有约定俗成的形象或有译语文化替代意象的采用非直译
6.3.3 非直译的神话动物形象被误译
第七章 总结
参引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萨迦格言》达文波特译本隐喻翻译研究[J]. 刘佳. 民族翻译. 2018(04)
[2]基于语料库的《萨迦格言》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研究[J]. 李伟超.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21)
[3]藏族典籍《萨迦格言》英译研究评述[J]. 黄信.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05)
[4]《萨迦格言》比喻辞格英译比较研究[J]. 阳琼,黄信.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02)
[5]《萨迦格言》三个英译本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翻译对比研究[J]. 何思洋,李伟超.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1)
[6]《萨迦格言》英译简史及英译特色研究[J]. 李正栓. 民族翻译. 2016(04)
[7]达文波特英译《萨迦格言》特色研究[J]. 李正栓,赵春龙.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06)
[8]外国译者翻译藏族文学典籍的策略与方法分析——一项基于《萨迦格言》英译的研究[J]. 索朗旺姆,格桑平措.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9]塔尔库《萨迦格言》漏译原因探析[J]. 耿利娟,李正栓.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10]龙树格言诗与《萨迦格言》的动物意象及英译研究[J]. 李霄宇,李正栓.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 2015(01)
本文编号:3181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18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