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

发布时间:2021-06-12 06:25
  自古希腊以来,隐喻概念在西方理论的历史已有两千余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隐喻一直被看作是一个修辞学和诗学意义上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直至20世纪才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语言学转向和认知科学的兴起对隐喻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使之从最初的修辞学和诗学领域,跨越了语言学、哲学、认知科学,甚至于在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逐渐演变成一个无所不在乃至于无所不包的理论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起盛于西方的隐喻研究热潮迄今未退,在其传入中国之后也对新时期的理论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隐喻概念变得日益复杂的同时,对其所进行的研究也应当有更为丰富的理论视域,本文正是由此将隐喻概念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从批评理论的角度出发,以“隐喻”为研究对象,将其在西方理论史上的变迁与其在中国新时期理论研究中的发展相结合,从对比和观照中描述这一概念在当代中西文学批评理论中的面貌,并从“隐喻”之内涵与外延的变化中把握其发展逻辑,探寻其当代价值。论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进行背景性研究;第二部分为前三章,主要是对西方当代隐喻理论的梳理和分析,分别探讨隐喻研究的三个重要层面:修辞、文本与思维;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隐喻"概说
    二、作为文学批评概念的隐喻在西方
        1、隐喻研究的源头与脉络
            (1) 一个开端:亚里士多德
            (2) 两条脉络:诗学与修辞学
            (3) 亚里士多德的"藩篱"
        2、传统隐喻研究的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从亚里士多德至古罗马时期(文学与修辞的隐喻)
            (2) 第二阶段: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神与人的隐喻)
            (3) 第三阶段:从维柯到象征主义(诗与思的隐喻)
    三、作为批评理论关键词的隐喻
        1、三个层面:修辞、文本、思维
            (1) 修辞
            (2) 文本
            (3) 思维
        2、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滥觞期(1978—1991)
            (4) 热潮期(1992—2010)
            (5) 新时期文学批评意义上的隐喻研究
        3、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从辞格到话语—修辞与隐喻
    第一节 修辞研究在当代的复兴
        1、新修辞学的兴起
        2、古典修辞理论与当代修辞研究的分野
    第二节 瑞恰兹的隐喻互动理论
        1、瑞恰兹的修辞研究与文学批评
        2、隐喻互动理论及其价值
        3、布莱克对隐喻互动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布斯的文学修辞学及其隐喻研究
        1、布斯的文学修辞学研究
        2、作为修辞的隐喻
        3、隐喻研究的热潮与危机
第二章 语义、结构与阐释—文本与隐喻
    第一节 新批评的隐喻概念
        1、文本意义上的隐喻概念
        2、新批评隐喻研究的主要观点
            (1) 燕卜荪:作为一种复义现象的隐喻
            (2) 维姆萨特:隐喻是诗与现实的桥梁
            (3) 韦勒克:"意象—隐喻—象征"过程论
        3、新批评隐喻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缺失
    第二节 从俄国形式主义到结构主义的隐喻研究
        1、陌生化、语言的诗性功能与隐喻
        2、隐喻、文本的意义与结构
        3、结构主义的隐喻观及其影响
    第三节 利科的隐喻阐释学构想
        1、通向隐喻的阐释之途
        2、阐释的核心:活的隐喻
        3、利科隐喻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缺失
第三章 重构人类思维基点—思维与隐喻
    第一节 从人类学到原型批评的隐喻研究
        1、卡西尔:神话思维与隐喻
            (1) 神话与隐喻的力量
            (2) "根隐喻"与"隐喻转移"
            (3) 隐喻思维与逻辑思维
        2、列维-斯特劳斯:原始思维与隐喻思维
            (1) 作为原始思维的神话
            (2) 列维-斯特劳斯隐喻研究的影响
        3、弗莱:作为人类整体文化隐喻的原型
            (1) 弗莱对《圣经》及其隐喻的系统研究
            (2) 隐喻在神话—原型批评建构中的作用
            (3) 弗莱隐喻研究的理论启示
    第二节 解构主义与哲学中的隐喻思维
        1、德里达:隐喻开启的双重解构
        2、德·曼:隐喻、修辞与文学批评
        3、解构主义隐喻研究的影响
    第三节 认知哲学对隐喻思维的再发现
        1、从认知隐喻到体验哲学
        2、思维、行为与隐喻
        3、认知隐喻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缺失
第四章 隐喻在中国新时期的接受与变异
    第一节 西方隐喻理论在新时期的传播与发展
        1、西方隐喻理论在新时期的传播
        2、中国新时期隐喻研究的不同层面
            (1) 从认识论到本体论意义上的隐喻研究
            (2) 诗学意义上的隐喻研究
    第二节 隐喻研究在中国的变异及原因
        1、西方隐喻研究认知转向的时差性镜像
        2、隐喻研究的扩张与隐匿
        3、隐喻的理论化与理论的隐喻化
第五章 隐喻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第一节 隐喻的中西比较研究
        1、"比兴"与"隐喻"的比较研究
        2、《庄子》研究中的"隐喻"
        3、隐喻的比较研究之理论启示
    第二节 隐喻与新时期文论的建构
        1、从理论借鉴到理论阐发
        2、观念整合与理论创造—以钱钟书为范例
        3、理论对话的可能性
    第三节 隐喻研究的反思
        1、隐喻研究的多重维度
        2、认知诗学的现状与前景
        3、隐喻理论与文学批评理论的共生
结语:回到文学、创造隐喻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A.理查兹在清华大学及其对钱钟书的影响——从I.A.理查兹的第二次中国之行谈起[J]. 容新芳.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2]概念隐喻理论和存在的问题[J]. 李福印.  中国外语. 2005(04)
[3]隐喻:人与言的和解者[J]. 张沛.  中国比较文学. 2004(03)
[4]转换生成:隐喻的辩证生命形态[J]. 张沛.  国外文学. 2003(02)
[5]论钱钟书与形式批评[J]. 季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2(03)
[6]比较:作为认知基本方法的隐喻机制——兼论比较研究的“哲学基础”问题[J]. 张沛.  中国比较文学. 2002(01)
[7]钱钟书的理解修辞理论[J]. 宗廷虎.  平顶山师专学报. 2000(01)
[8]钱钟书的表达修辞理论[J]. 宗廷虎.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0(01)
[9]钱钟书的文化通变观与学术方法论[J]. 党圣元.  中国社会科学. 1999(04)
[10]一场诗学与社会学的内心争论[J]. 耿占春.  山花. 1998(05)

博士论文
[1]《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 何明星.暨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26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226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f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