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卷首语的言语类型和美学功能
发布时间:2021-10-20 19:23
卷首语是为了实现表明作品精神、主旨、作者的态度等目的而在作品全文或部分章节前加入的引文。作为标题之后的第一句话和正文之前的最后一句话,卷首语的特殊性不言而喻。卷首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不仅是作者为吸引我们阅读抛下的诱饵,更是打开作品内在奥秘的钥匙。卷首语可以出现在多种语体中,其中文学作品中的卷首语可以说是最为神秘,正因此本文选择了文学卷首语这一对象展开论述。本论文将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短地陈述了本篇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本篇论文选取俄罗斯以及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卷首语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等方式,结合搜集的大量文学卷首语和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力图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文学卷首语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对走近作家、深入理解作品有所助益。论文第一章介绍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文学卷首语的具体定义和应用范围,通过具体列举常使用卷首语的部分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方式,简述文学卷首语在俄罗斯以及英美文学中发展历程。论文第二章试图从形式结构、引文来源、文本体裁三个总的方面对文学卷首语进行分类。本章会结合具体的作品进行说明,对具体类别下的文学卷首语进行简要的评价,并根...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学卷首语的定义与发展
第一节 卷首语的定义
第二节 文学卷首语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文学卷首语的言语类型
第一节 卷首语的形式结构
第二节 卷首语的引文来源
第三节 卷首语的文本体裁
第三章 文学卷首语的美学功能
第一节 总揽全文
第二节 营造氛围
第三节 发表议论
第四节 言外有意
第五节 引人注目
第四章 文学卷首语和中国古代话本小说篇首的对比
第一节 话本和篇首的定义
第二节 话本篇首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形式和来源对比
第四节 功能和作用对比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森林与草原[J]. 屠格涅夫,汪剑钊. 延河. 2017(04)
[2]序言与凡例、楔子与“头回”——论《红楼梦》开头的文体实践[J]. 詹丹. 红楼梦学刊. 2015(03)
[3]《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善恶观探析[J]. 余显荣. 文教资料. 2013(29)
[4]论果戈理创作中的民族肖像化[J]. 祖淑珍. 中国俄语教学. 2009(04)
[5]论《三言二拍》中预言的结构作用[J]. 秦军荣. 文学教育(上). 2007(06)
[6]“一粒麦子”的哲学——析《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复活主题[J]. 卢群.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4)
[7]《上尉的女儿》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管见(代译序)[J]. 孙玉华.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04)
硕士论文
[1]明清章回小说发端方式研究[D]. 付怡敏.江西师范大学 2015
[2]“三言二拍”入话研究[D]. 张晓庆.宁波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47465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学卷首语的定义与发展
第一节 卷首语的定义
第二节 文学卷首语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文学卷首语的言语类型
第一节 卷首语的形式结构
第二节 卷首语的引文来源
第三节 卷首语的文本体裁
第三章 文学卷首语的美学功能
第一节 总揽全文
第二节 营造氛围
第三节 发表议论
第四节 言外有意
第五节 引人注目
第四章 文学卷首语和中国古代话本小说篇首的对比
第一节 话本和篇首的定义
第二节 话本篇首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形式和来源对比
第四节 功能和作用对比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森林与草原[J]. 屠格涅夫,汪剑钊. 延河. 2017(04)
[2]序言与凡例、楔子与“头回”——论《红楼梦》开头的文体实践[J]. 詹丹. 红楼梦学刊. 2015(03)
[3]《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善恶观探析[J]. 余显荣. 文教资料. 2013(29)
[4]论果戈理创作中的民族肖像化[J]. 祖淑珍. 中国俄语教学. 2009(04)
[5]论《三言二拍》中预言的结构作用[J]. 秦军荣. 文学教育(上). 2007(06)
[6]“一粒麦子”的哲学——析《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复活主题[J]. 卢群.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4)
[7]《上尉的女儿》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管见(代译序)[J]. 孙玉华.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04)
硕士论文
[1]明清章回小说发端方式研究[D]. 付怡敏.江西师范大学 2015
[2]“三言二拍”入话研究[D]. 张晓庆.宁波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47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447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