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于+NP”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12:15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文章从句法、语义等角度,运用静态与动态,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V+于”结构的总体概括,该结构中各成分的考察以及“V+于+NP”整体意义的考察。第一部分为引言,罗列了孟琮的《汉语动词用法辞典》中能与“于”搭配的所有的词,并且交待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价值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介绍。第三部分具体研究了在古代汉语中“于”的功能。在古代汉语中,“于”是一个介引非常丰富的词,主要介引处所、对象、时间以及范围,这一部分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引介处所又可以具体分为出发点、所在点和终点三类。引介对象比较复杂,这一章重点进行描述,具体细分为引进关涉者、受惠者、说话对象、交与对象、针对者、所为对象、施事、恳求对象、受事以及比较对象,有些功能已经逐渐消失了,例如:“于”引进交与者、引进说话对象等。第四部分是对现汉中“V+于”结构进行研究。这一部分首先从单音节出发,阐述了“V单+于”结构逐步词汇化的成因,主要从内因和外因出发进行阐释。内因主要从语音系统要求韵律和谐—韵律化的结果和语法系统的影响来谈的。V为双音节时的“于”,通过与现代汉语中“V双+于”结构的转换,...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前人研究的成果
1.1 对于“于”字起源的不同观点
1.2 “于”从动词到介词的虚化
1.3 “V+于+NP”结构的研究
1.3.1 “V+于+NP”结构的形成
1.3.2 “V+P+NP”的整体认知
1.4 其它研究
1.4.1 “V+于+NP”主观性初探
1.4.2 “V+于+NP”和“于+NP+V”
1.4.3 构式语法的运用
2 古代汉语“于”的功能总结
2.1 “于”引介处所的介词
2.2 “于”引进对象的介词
2.3 “于”引进时间的介词
2.4 “于”引进范围
3 现代汉语中“V+于”结构中“于”字研究
3.1 “V 单+于”结构逐步词汇化的成因
3.1.1 内因
3.1.2 外因
3.2 V 为双音节时的“于”
3.3 现代汉语中“于”字的作用
4 对“动词”及其宾语的考察
4.1 从意义出发考察能进入“V+于”结构的动词
4.2 从语法出发考察能进入“V+于”结构的动词
4.2.1 V 为单音节
4.2.2 动词为双音节
5 关于“V+于+NP”的考察
5.1 “V+于+NP”的几种类型
5.2 “V+于+NP”整体意义的考察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V+P+Np”结构的再认知和处理模式[J]. 戴云. 北方论丛. 2010(04)
[2]甲骨文中“于”语法化过程构拟[J]. 李先银.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02)
[3]“于”字比较句和“比”字句的差别[J]. 胡斌彬.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4]论“单音节动词+于”的词汇化[J]. 李德鹏.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01)
[5]从“X于”结构来看“V+P+N”结构的发展趋势[J]. 龚娜.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6]上古汉语“NP受事V于NP施事”结构的形成[J]. 时兵. 古汉语研究. 2008(03)
[7]与“V于NP”结构有关的句法语义问题[J]. 袁明军. 汉语学习. 2008(04)
[8]“单音节语素+于”结构的词法化研究[J]. 高苗红.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7)
[9]“于”的动词用法探讨[J]. 罗国强. 古汉语研究. 2007(02)
[10]古汉语中动名之间“于/於”的功能再认识[J]. 董秀芳. 古汉语研究. 2006(02)
本文编号:3498869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前人研究的成果
1.1 对于“于”字起源的不同观点
1.2 “于”从动词到介词的虚化
1.3 “V+于+NP”结构的研究
1.3.1 “V+于+NP”结构的形成
1.3.2 “V+P+NP”的整体认知
1.4 其它研究
1.4.1 “V+于+NP”主观性初探
1.4.2 “V+于+NP”和“于+NP+V”
1.4.3 构式语法的运用
2 古代汉语“于”的功能总结
2.1 “于”引介处所的介词
2.2 “于”引进对象的介词
2.3 “于”引进时间的介词
2.4 “于”引进范围
3 现代汉语中“V+于”结构中“于”字研究
3.1 “V 单+于”结构逐步词汇化的成因
3.1.1 内因
3.1.2 外因
3.2 V 为双音节时的“于”
3.3 现代汉语中“于”字的作用
4 对“动词”及其宾语的考察
4.1 从意义出发考察能进入“V+于”结构的动词
4.2 从语法出发考察能进入“V+于”结构的动词
4.2.1 V 为单音节
4.2.2 动词为双音节
5 关于“V+于+NP”的考察
5.1 “V+于+NP”的几种类型
5.2 “V+于+NP”整体意义的考察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V+P+Np”结构的再认知和处理模式[J]. 戴云. 北方论丛. 2010(04)
[2]甲骨文中“于”语法化过程构拟[J]. 李先银.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02)
[3]“于”字比较句和“比”字句的差别[J]. 胡斌彬.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4]论“单音节动词+于”的词汇化[J]. 李德鹏.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01)
[5]从“X于”结构来看“V+P+N”结构的发展趋势[J]. 龚娜.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6]上古汉语“NP受事V于NP施事”结构的形成[J]. 时兵. 古汉语研究. 2008(03)
[7]与“V于NP”结构有关的句法语义问题[J]. 袁明军. 汉语学习. 2008(04)
[8]“单音节语素+于”结构的词法化研究[J]. 高苗红.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7)
[9]“于”的动词用法探讨[J]. 罗国强. 古汉语研究. 2007(02)
[10]古汉语中动名之间“于/於”的功能再认识[J]. 董秀芳. 古汉语研究. 2006(02)
本文编号:3498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498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