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及其相关构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 18:28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一批新词新语大量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日常交流、网络交际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刷抖音”、“刷新闻”、“刷朋友圈”、“刷赞”、“刷礼物”等用法。本文将这些结构概括为“刷+X”,将其看作是一个构式,并认为该构式表示说话人想短时间内通过一种反复的行为,快速地实现某个目标或达到某种目的、状态和效果。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择该课题的缘由,目前学界关于“刷”及“刷+X”构式的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等。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章,主要分析了“刷”、“刷+X”的语义及认知动因、句法特点及功能、语用特点、并提出针对“刷+X”构式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等。首先,关于“刷+X”的语义关系特征,本文从“刷+受事”、“刷+目的”、“刷+处所”、“刷+时间”、“刷+程度”、“刷+主体”、“刷+结果”等八个方面去描写解释,并从隐喻、概念整合理论两个角度分析了“刷+X”结构的认知动因。然后分析了“刷”的句法特点及“刷+X”的句法功能。通过对语料的研究发现,“刷”后面不仅仅可以跟名词,还可以跟形容词、动词及趋向动词等成分。另外,“刷+X”构式可在句中充当主...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刷”的研究
1.2.2 关于“刷+X”结构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1.4.1 采用的方法
1.4.2 语料来源
第2章 “刷”、“刷+X”的语义及认知动因分析
2.1 “刷”的语义分析
2.2 “刷+X”的语义分析
2.2.1 “刷+X”的构式义
2.2.2 “刷+X”的语义关系特征
2.3 “刷+X”的认知动因分析
2.3.1 隐喻
2.3.2 概念整合理论
第3章 “刷”的句法特点及“刷+X”的句法功能分析
3.1 “刷”的句法特点
3.1.1 “刷”+动词
3.1.2 “刷”+形容词
3.1.3 “刷”+名词
3.1.4 “刷”+趋向动词
3.2 “刷+X”的句法功能
3.2.1 “刷+X”构式充当主语
3.2.2 “刷+X”构式充当谓语
3.2.3 “刷+X”构式充当定语
第4章 “刷+X”构式的语用特点
4.1 使用场合的非严肃性
4.2 主观性
4.2.1 目的性
4.2.2 夸张性
第5章 “刷+X”构式的教学设计
5.1 “刷+X”构式教学设计分析
5.1.1 教学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5.1.2 教学对象分析
5.1.3 教学内容分析
5.1.4 课型的分析
5.1.5 教学思路的分析
5.2 “刷+X”构式的具体教学设计
5.3 对网络语构式教学的建议
5.3.1 重视构式义的教学
5.3.2 加强语境-情景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刷”新义产生的路径和机制看新词语产生的认知理据[J]. 陈颖,李金平. 语言文字应用. 2020(01)
[2]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探析流行词语“刷X”[J]. 张静媛. 现代语文. 2018(07)
[3]“刷”字语义义项演变思考[J]. 申晓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2)
[4]“刷”类新搭配略析[J]. 郝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5]自主依存模式下“刷X”结构的认知研究[J]. 王月.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6]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J]. 冯艺伟. 大众文艺. 2016(14)
[7]“V+目的宾语”论略[J]. 吉益民. 汉语学报. 2016(03)
[8]“刷”的新义[J]. 李金平.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6(06)
[9]“刷”的词义演变及其动因机制探微[J]. 李姗.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04)
[10]新词语“刷+X”结构考察[J]. 高敏. 青年文学家. 2015(23)
硕士论文
[1]网络语言“尬”族词语的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D]. 徐小琳.吉林大学 2019
[2]基于自主/依存联结模型的“刷X”构式研究[D]. 张翠英.河南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72954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刷”的研究
1.2.2 关于“刷+X”结构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1.4.1 采用的方法
1.4.2 语料来源
第2章 “刷”、“刷+X”的语义及认知动因分析
2.1 “刷”的语义分析
2.2 “刷+X”的语义分析
2.2.1 “刷+X”的构式义
2.2.2 “刷+X”的语义关系特征
2.3 “刷+X”的认知动因分析
2.3.1 隐喻
2.3.2 概念整合理论
第3章 “刷”的句法特点及“刷+X”的句法功能分析
3.1 “刷”的句法特点
3.1.1 “刷”+动词
3.1.2 “刷”+形容词
3.1.3 “刷”+名词
3.1.4 “刷”+趋向动词
3.2 “刷+X”的句法功能
3.2.1 “刷+X”构式充当主语
3.2.2 “刷+X”构式充当谓语
3.2.3 “刷+X”构式充当定语
第4章 “刷+X”构式的语用特点
4.1 使用场合的非严肃性
4.2 主观性
4.2.1 目的性
4.2.2 夸张性
第5章 “刷+X”构式的教学设计
5.1 “刷+X”构式教学设计分析
5.1.1 教学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5.1.2 教学对象分析
5.1.3 教学内容分析
5.1.4 课型的分析
5.1.5 教学思路的分析
5.2 “刷+X”构式的具体教学设计
5.3 对网络语构式教学的建议
5.3.1 重视构式义的教学
5.3.2 加强语境-情景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刷”新义产生的路径和机制看新词语产生的认知理据[J]. 陈颖,李金平. 语言文字应用. 2020(01)
[2]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探析流行词语“刷X”[J]. 张静媛. 现代语文. 2018(07)
[3]“刷”字语义义项演变思考[J]. 申晓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2)
[4]“刷”类新搭配略析[J]. 郝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5]自主依存模式下“刷X”结构的认知研究[J]. 王月.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6]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J]. 冯艺伟. 大众文艺. 2016(14)
[7]“V+目的宾语”论略[J]. 吉益民. 汉语学报. 2016(03)
[8]“刷”的新义[J]. 李金平.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6(06)
[9]“刷”的词义演变及其动因机制探微[J]. 李姗.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04)
[10]新词语“刷+X”结构考察[J]. 高敏. 青年文学家. 2015(23)
硕士论文
[1]网络语言“尬”族词语的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D]. 徐小琳.吉林大学 2019
[2]基于自主/依存联结模型的“刷X”构式研究[D]. 张翠英.河南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72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572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