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组形·借代·衬托 ——写作学思维下的象形字法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0 10:23
  “象形”是六书之一,从古至今,很多文字学家从意义类属、字形结构、取象视角、词性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无可否认,象形字是表意文字,但是,象形字这种表意文字是怎样进行音义表达的?它何以表意,怎样表意?何以能象,怎样象形?此类关于象形字创造表达学的、动态的创造思维规律和基本原理等方面的问题少有学者问津。而所指的能指符号的创造就是表达、写作,所指的情感、思维的字符化表达也是写作,因此,文字的创造属于广义的写作问题:微观写作学——字法写作学。象形字的表达(写作)与写作学中的“描写”的“表达方式”是相近的、相似的。后者是用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的描写,前者是以简笔画的形式对世间万物的形象化“描写”:以描写的写作表达方式、用形象性的事物轮廓表达汉语的音义对象。即,象形字以事物整体的典型特征为主旨、所指,带有主观目的性地选择事物(或借助事物周围的其他事物)外形轮廓中能够代表或渲染字义的部分进行简笔画式的白描,在描摹事物特征性的外形轮廓中,达到字形与物形的同构与神似,使所造之字象所象之物的形象与音义。可见,象形造字就是用事物的特征性形象笔画组成一个事物的想象轮廓,从而实现对事物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赋...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为什么要研究象形字的写作思维问题
        (一) 象形字的创造表达、思维规律及其哲学方法论基础的研究存在空白
        (二) 象形字是中国最早、最小单位的书面表达
        (三) 阐释象形字造字的写作思维原理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
        (一) 对“描写”的重新定义
        (二) 象形字的表达方式是“描写”的写作表达方式
        (三) 象形字造字行为中的写作思维规律
        (四) 从描写思维的角度对象形字进行分类
        (五) 象形字的创作是一种美学的艺术行为
第一章:国内象形字造字规律的研究背景
    一、象形字的定义与特征
        (一) 象形字的概念、定义
        (二) 象形字的资格特征
    二、国内象形字造字规律研究述评
        (一) 象形字研究的成果
        (二) 目前象形字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象形字描写行为的写作学分析
    一、关于“对象”的描写类型
        (一) 人物描写
        (二) 物体描写
        (三) 环境描写
    二、关于“对象状态”的描写类型
        (一) 静态描写
        (二) 动态描写
    三、关于“风格”的描写技法类型
        (一) 细描
        (二) 白描
    四、关于“视角”的描写技法类型
        (一) 平视
        (二) 仰视
        (三) 俯视
        (四) 多角度全视
    五、本章结论
        (一) 以人物、物体和环境为描写对象
        (二) 以静态描写呈现事物的结构、轮廓
        (三) 以白描求“神似”
        (四) 四种描写视角,以最佳视角展现事物的典型特征
第三章:象形字的描写思维规律、原理
    一、对现代写作学中的“描写”定义的批判
        (一) 只有表层的写作路径思维,没有赋形思维的控制
        (二) 只有描写的“焦点觉知”、“焦点意识”,没有“附带觉知”、“附带意识”
        (三) 现代写作学中的“描写”定义的后果
    二、解决的办法、出路
        (一) 在路径思维的基础上建立赋形思维的认识
        (二) 在“焦点觉知”、“焦点意识”的基础上,建立“附带觉知”、“附带意识”
    三、象形字的描写思维规律
        (一) 轮廓组形型
        (二) 局部借代型
        (三) 环境衬托型
第四章:象形字造字行为的写作思维规律
    一、象形字造字行为的写作思维原理
        (一) 远古先民的思维特点
        (二) 对“依类象形”的阐释
        (三) 象形字的取象思维原理
        (四) 象形造字行为的写作思维原理
    二、象形字造字的写作思维分析
        (一) 轮廓组形型象形字的写作思维分析
        (二) 局部借代型象形字的写作思维分析
        (三) 环境衬托型象形字的写作思维分析
    三、象形字造字行为中的审美思维
        (一) “方块”:形体空间的最大化与审美化于一体
        (二) 对称中的美丽:秩序感与平衡美
        (三) 以“虚实相间”的简笔线条传神
        (四) 线条勾描轮廓,产生无限宽广的空间美
        (五) 线条流动中,传达生命律动的生机感、时间感
结论
    一、基本结论
        (一) 从“‘对象’、‘对象状态’、‘风格’的描写技法、‘视角’的描写 技法”四个方面对象形字的描写行为进行类型分析
        (二) 对“描写”的重新定义
        (三) “象形”的造字思维原理
        (四) 从造字行为的写作思维的角度,象形字分为三类
        (五) 象形字的写作是一种美学的艺术行为
    二、研究的意义
        (一) 开启新哲学背景下的象形字研究
        (二) 对象形字研究的“接着讲”
        (三) 对“六书”研究的奠基作用
        (四) 探究汉民族思维发展过程、展现传统文化
        (五) 使写作学深入微观研究,利于实现学科大融合
        (六) 语文教学将变得轻松、高效
    三、有待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工具书
    著作类
    期刊类
    毕业论文类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代象形研究综述[J]. 杨双林.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2]说“象形”字[J]. 沈舜乾.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3]论汉字造字法的思维模式[J]. 聂焱.  湘南学院学报. 2005(03)
[4]试论古文字的意象造型特征[J]. 杨冬.  山东电大学报. 2005(01)
[5]兰亭集序[J]. 王羲之,罗经国.  英语学习. 2003(11)
[6]《说文解字》象形发微[J]. 赵伯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博士论文
[1]王筠汉字学思想述论[D]. 张玉梅.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说文解字》象形字研究[D]. 雷黎明.西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34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34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e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