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称呼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3 19:24
在人际对话交流时,为了引起听者注意,称呼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着眼于称谓语的教学,而汉语中称谓语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用作称呼语。这就导致学生在人际交往时易出现称呼语使用偏误的情况。韩语的称呼语体系与汉语称呼语体系既存在相似,又存在差异。这就易造成韩国学习者在汉语称呼语的使用偏误。本文选取韩国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汉韩称呼语对比,探究其在汉语称呼语使用上的偏误及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汉语称呼语的教学建议,希望有助于提高韩国学习者对汉语称呼语的使用能力。本文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比较汉语称呼语与韩语称呼语,针对韩国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设计关于汉语称呼语掌握情况的问卷调查、采访大纲以及称呼语口语测试题。其次对问卷及口语试题中,中高级韩国汉语学习者出现的称呼语使用偏误进行分析。中高级韩国学习者的汉语称呼语使用偏误大致可分为三类:(一)学习者母语(韩语)的使用习惯引起的称呼语使用偏误;(二)汉语称谓语与称呼语混用,即将汉语称谓语直接用作称呼语;(三)回避策略,在遇到称呼语使用困难时选择不说,或用其他词语代替。然后结合韩国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采访,对...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一)选题原因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关于称呼语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国外(韩国)关于称呼语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思路
(一)汉语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
(二)汉语称呼语使用偏误及原因分析
(三)面向韩国学习者汉语称呼语教学建议
四、研究方法
(一)问卷访谈法
(二)偏误分析法
(三)对比分析法
第一章 汉韩称呼语的界定与差异
一、汉语称呼语的界定
(一)汉语称呼语与称谓语概念异同
(二)本研究汉语称呼语的界定及类型
二、韩语呼称语的界定
(一)韩语呼称语与指称语概念异同
(二)本研究韩语呼称语的界定及类型
三、汉韩称呼语差异
第二章 中高级韩国学生汉语称呼语习得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问卷前准备
三、问卷设计
(一)试题设计
(二)选项设置
(三)试题分类
四、采访大纲及口语测试设计
(一)采访大纲
(二)口语试题设计
五、实践实施
(一)问卷环节
(二)采访及口语测试环节
第三章 中高级韩国学生汉语称呼语习得情况分析
一、称呼语问卷具体数据分析
二、问卷中称呼语使用偏误类型及原因
(一)汉韩称呼语混用
(二)汉语称呼语与称谓语混用
三、问卷中称呼语使用偏误原因
(一)母语负迁移
(二)目的语概念混淆
四、称呼语口语测试结果分析
五、口语测试称呼语使用偏误原因
(一)主动接触中国文化程度低
(二)汉语使用频率低
(三)回避策略
第四章 针对韩国中高级留学生称呼语的教学建议
一、调查结论
二、教学建议
(一)教师需提高对称呼语的重视程度
(二)利用汉语和学生的母语对比教学
(三)树立一对多,多对一的意识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材料,提高学生文化接触频率
(五)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引导学生与中国人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关于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中国人使用)
附录2:关于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韩国人用)
附录3:采访提纲及称呼语口语试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义、语法和语用三层次[J]. 于忠元. 汉字文化. 2019(16)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笔语产出性词汇研究[J]. 张江丽. 世界汉语教学. 2018(03)
[3]礼貌原则视角下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研究[J]. 郭晓敏.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3)
[4]称谓语=称呼语吗?——对称谓语和称呼语的概念阐释[J]. 么孝颖. 外语教学. 2008(04)
[5]汉语称呼语概念结构的研究[J]. 张积家,陈俊. 语言文字应用. 2007(02)
[6]言语交际中的呼语[J]. 孟英丽.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06)
[7]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 曹炜.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8]简论汉语中对陌生人的称呼语[J]. 娄秀荣.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05)
[9]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 杨德峰. 世界汉语教学. 2003(02)
[10]俄汉呼语之语用功能对比[J]. 王晓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02)
硕士论文
[1]韩国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分析及其与HSK等级相关性研究[D]. 温碧婷.辽宁大学 2019
[2]现代汉语称呼语研究[D]. 张典.鲁东大学 2017
[3]韩汉语服务行业称呼语对比研究[D]. 李弼顺(Lee Pilsoon).华东师范大学 2017
[4]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的调查和分析—兼评《博雅汉语》教材[D]. 范云琪.黑龙江大学 2015
[5]来华留学生汉语称呼语习得分析[D]. 桑莹莹.安徽大学 2014
[6]汉韩语人称名词后缀的比较分析[D]. 金元培.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7]汉韩社交称谓语对比研究[D]. 梁银化.沈阳师范大学 2012
[8]汉韩亲属称谓对比研究[D]. 齐晓峰.中央民族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84677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一)选题原因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关于称呼语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国外(韩国)关于称呼语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思路
(一)汉语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
(二)汉语称呼语使用偏误及原因分析
(三)面向韩国学习者汉语称呼语教学建议
四、研究方法
(一)问卷访谈法
(二)偏误分析法
(三)对比分析法
第一章 汉韩称呼语的界定与差异
一、汉语称呼语的界定
(一)汉语称呼语与称谓语概念异同
(二)本研究汉语称呼语的界定及类型
二、韩语呼称语的界定
(一)韩语呼称语与指称语概念异同
(二)本研究韩语呼称语的界定及类型
三、汉韩称呼语差异
第二章 中高级韩国学生汉语称呼语习得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问卷前准备
三、问卷设计
(一)试题设计
(二)选项设置
(三)试题分类
四、采访大纲及口语测试设计
(一)采访大纲
(二)口语试题设计
五、实践实施
(一)问卷环节
(二)采访及口语测试环节
第三章 中高级韩国学生汉语称呼语习得情况分析
一、称呼语问卷具体数据分析
二、问卷中称呼语使用偏误类型及原因
(一)汉韩称呼语混用
(二)汉语称呼语与称谓语混用
三、问卷中称呼语使用偏误原因
(一)母语负迁移
(二)目的语概念混淆
四、称呼语口语测试结果分析
五、口语测试称呼语使用偏误原因
(一)主动接触中国文化程度低
(二)汉语使用频率低
(三)回避策略
第四章 针对韩国中高级留学生称呼语的教学建议
一、调查结论
二、教学建议
(一)教师需提高对称呼语的重视程度
(二)利用汉语和学生的母语对比教学
(三)树立一对多,多对一的意识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材料,提高学生文化接触频率
(五)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引导学生与中国人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关于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中国人使用)
附录2:关于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韩国人用)
附录3:采访提纲及称呼语口语试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义、语法和语用三层次[J]. 于忠元. 汉字文化. 2019(16)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笔语产出性词汇研究[J]. 张江丽. 世界汉语教学. 2018(03)
[3]礼貌原则视角下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研究[J]. 郭晓敏.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3)
[4]称谓语=称呼语吗?——对称谓语和称呼语的概念阐释[J]. 么孝颖. 外语教学. 2008(04)
[5]汉语称呼语概念结构的研究[J]. 张积家,陈俊. 语言文字应用. 2007(02)
[6]言语交际中的呼语[J]. 孟英丽.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06)
[7]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 曹炜.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8]简论汉语中对陌生人的称呼语[J]. 娄秀荣.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05)
[9]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 杨德峰. 世界汉语教学. 2003(02)
[10]俄汉呼语之语用功能对比[J]. 王晓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02)
硕士论文
[1]韩国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分析及其与HSK等级相关性研究[D]. 温碧婷.辽宁大学 2019
[2]现代汉语称呼语研究[D]. 张典.鲁东大学 2017
[3]韩汉语服务行业称呼语对比研究[D]. 李弼顺(Lee Pilsoon).华东师范大学 2017
[4]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的调查和分析—兼评《博雅汉语》教材[D]. 范云琪.黑龙江大学 2015
[5]来华留学生汉语称呼语习得分析[D]. 桑莹莹.安徽大学 2014
[6]汉韩语人称名词后缀的比较分析[D]. 金元培.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7]汉韩社交称谓语对比研究[D]. 梁银化.沈阳师范大学 2012
[8]汉韩亲属称谓对比研究[D]. 齐晓峰.中央民族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84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8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