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哈形容词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5 03:31
  语言学习中常出现母语干扰,即母语负迁移现象。怎样预防和排除负迁移的干扰,这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学生母语与汉语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对比成为发现两种语言系统异同点的最有利的办法。将对比研究结果运用到实际汉语教学中是我们一直奋斗的目标。本文对形容词在汉哈语中的界定、构成和分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讨论。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功能、结构、词序三个方面对比说明汉语和哈语形容词特点。找出汉哈语形容词的异同点,研究讨论两种语言中存在的各个不同点是否成为母语为哈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形容词及相关语法时的难点,并找出汉语形容词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规律。目的是为对外汉语教学者和以哈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提供形容词对比的思路和方法,给予汉语教学者和学习者相应的启示,从而提高汉语词汇和语法教学的成效。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
    (三)语料来源
    (四)国内研究综述
一、汉哈语形容词概述
    (一)汉语形容词
        1.汉语形容词的界定
        2.汉语形容词的构成
        3.汉语形容词的分类
    (二)哈语形容词
        1.哈语形容词的界定
        2.哈语形容词的构成
        3.哈语形容词的分类
二、汉哈语形容词的对比
    (一)汉哈语形容词语法功能对比
        1.汉哈语形容词的谓语功能对比
        2.汉哈语形容词的定语功能对比
        3.汉哈语形容词的状语功能对比
        4.汉语形容词补语功能在哈语中的对应形式
    (二)汉哈语形容词构成对比
        1.汉哈语形容词复合式对比
        2.汉哈语形容词派生式对比
        3.汉哈语形容词重叠式对比
    (三)汉哈语形容词词序对比
        1.汉哈语形容词修饰名、动词对比
        2.汉哈语形容词连用对比
三、汉哈语形容词对比的启示
    (一)应用价值
        1.对汉哈语机器翻译人工智能利用
        2.对跨文化交际
    (二)教学与学习启示
        1.对汉语教学者
        2.对汉语学习者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量级结构与汉语形容词的极性对立问题[J]. 罗琼鹏.  语言研究. 2018(02)
[2]等级性、量级结构与汉语性质形容词分类[J]. 罗琼鹏.  汉语学习. 2018(01)
[3]论汉语形容词重叠与变量的关系[J]. 邵敬敏.  中国语言学报. 2016(00)
[4]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认知视角[J]. 王建勤.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 2016(00)
[5]教育学视野下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J]. 孙德金.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 2016(00)
[6]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和原则[J]. 温晔.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6(04)
[7]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和句式特点之间的关系[J]. 袁毓林.  汉藏语学报. 2013(00)
[8]浅析哈萨克语形容词AB-AB重叠式[J]. 阿娜尔古丽·马哈提.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9]形容词的类型学和汉语形容词的语法地位[J]. 郭锐.  汉语学习. 2012(05)
[10]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J]. 张伯江.  世界汉语教学. 2011(01)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性质形容词指称化的句法语义格式研究[D]. 吴燕侠.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比较研究[D]. 徐采霞.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与形容词重叠式相关研究[D]. 马春霖.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现代汉语合成词构词研究[D]. 杨梅.南京师范大学 2006
[5]单音形容词原型性研究[D]. 李泉.北京语言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D]. 李春雨.吉林大学 2016
[2]汉语形容词重叠结构在哈萨克语中的对应表达及其教学[D]. 杨洪建.新疆大学 2004
[3]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D]. 金宝允.首都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709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709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3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