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四川广元市朝天区方言语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1 07:50
  《四川方言调查报告》《四川方言音系》均对广元市区的方言做了详细的描写与说明,但缺乏对朝天区的方言做描述与研究。实际情况中朝天区方言与广元市区方言相差较大,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朝天区的方言做实地调查与研究。本文运用音韵学、历史语言学、实验语音学、汉语方言学、语言地理学等方法对朝天方言做系统分析。通过整理比较得出该方言有如下特征。声母方面:分尖团、分平翘、泥来母洪混细分、x-、f-完全对立;但统一中又见特殊,分尖团方面:大滩镇、李家乡、汪家乡、两河口系统的分尖团,东溪河基本不分尖团;分平翘方面,两河口平翘舌不混,东溪河平翘舌相混较多,大滩镇、李家乡、汪家乡有少数字平翘舌相混,相混的知系字中,又以庄组字读平舌居多;“泥来母洪混细分”中,两河口的泥母字在撮口呼和开合口呼前系统读为l-,在齐齿呼前大部分读?-,其他四点是在细音前读?-,在洪音前读l-。大滩少数知系字读唇齿音,如“水”读[fei3],这与关中话有一些相似。声调方面,汪家乡少数古入声字保留入声,这是典型的“南路话”特征,李家乡入声有小部分归为去声,其他方言点入声归为阳平。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如下结论:朝天地区地区的音系主要是大批湖广移民...

【文章页数】:1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四川方言研究简况
        1.1.2 朝天方言研究现状
        1.1.3 本文特点
    1.2 地理概况、建制沿革与人口
        1.2.1 地理位置与交通情况
        1.2.2 建制沿革与人口情况
    1.3 本文使用材料、符号及设备说明
        1.3.1 本文方言数据材料来源
        1.3.2 使用符号及绘图说明
        1.3.3 调查方言及设备说明
        1.3.4 研究方法
2 朝天方言的语音系统
    2.1 李家乡话语音系统
        2.1.1 李家乡话的声母系统
        2.1.2 李家乡韵母
        2.1.3 李家乡话声调系统
        2.1.4 李家乡话声韵调配合表
    2.2 汪家话语音系统
        2.2.1 汪家话声母系统
        2.2.2 汪家话韵母
        2.2.3 汪家话声调
        2.2.4 汪家乡声韵调配合表
    2.3 两河口语音系统
        2.3.1 两河口声母系统
        2.3.2 两河口韵母系统
        2.3.3 两河口话声调系统
        2.3.4 两河口声韵调配合表
    2.4 东溪河语言音系
        2.4.1 东溪河声母系统
        2.4.2 东溪河镇韵母系统
        2.4.3 东溪河方言声调系统
        2.4.4 东溪河方言声韵调配合表
    2.5 大滩镇语音系统
        2.5.1 大滩镇声母系统
        2.5.2 大滩韵母系统
        2.5.3 大滩声调系统
        2.5.4 大滩话声韵调配合表
3 朝天各方言点音系特征与湖广话(成都)、南路话(崇州)及汉中方言(宁强)的对比
    3.1 声母结构特征比较
        3.1.1 古微母字今读音
        3.1.2 古非晓母字今读音
        3.1.3 泥来母读音
        3.1.4 影疑母读音
        3.1.5 云以母读音
        3.1.6 知庄章组读音
        3.1.7 日母字读
        3.1.8 古精组字读音
        3.1.9 古见组字读音
        3.1.10 帮组字读音
    3.2 韵母结构特征
        3.2.1 阴声韵
        3.2.2 阳声韵
        3.2.3 入声韵
    3.3 声调结构特征
        3.3.1 古今调类对应
        3.3.2 调值差异
        3.3.3 各点入声归派统计
    3.4 与湖广话、南路话的对比
    3.5 朝天方言与汉中方言的对比
        3.5.1 声母比较
        3.5.2 韵母比较
        3.5.3 声调比较
    3.6 朝天方言与《蜀语》对比分析
        3.6.1 声母比较
        3.6.2 韵母比较
        3.6.3 声调比较
4.朝天方言与历史移民、地理位置的关系
    4.1 陕南移民
    4.2 四川移民
5.结语
    5.1 声母方面
    5.2 韵母方面
    5.3 声调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59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759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f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