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是……的”句式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 ————以老挝寮北学校为例
发布时间:2023-05-17 21:01
在现代汉语中“是……的”句式使用频率极高,但由于该句式句法结构、语义都比较复杂,历来是汉语教学的重难点。老挝学习者在使用该句式时也是困难重重,错误频出。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老挝汉语教学的发展,本文对66名老挝寮北学校的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通过主观问卷的方式收集了565条相关语料(其中287条采取了回避策略,有278条使用了“是……的”句式),以了解学习者对“是……的”句式的掌握情况。并且针对学习者的具体偏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总共由7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文章在绪论部分主要是针对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语料来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二章是对“是……的”句式的研究现状的综述,其中主要包括本体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一些相关研究。第三章通过对汉语与老挝语的对比分析,得出汉语和老挝语在相关句式之间的异同。第四章偏误的收集与分析,主要包括对问卷设计与实施的相关情况的描述以及答题情况统计和对偏误的分析。学习者对“是……的”句式的掌握情况与其汉语水平是成正比的,但是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使用“是……的”句式时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同的。第五章主要是对老挝学习者习得...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语料来源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是……的”句式的研究现状
2.1 本体研究
2.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2.3 小结
第三章 “是……的”句式的类型分析与对比研究
3.1 汉语“是……的”句式的类型分析
3.1.1 表示强调的句式
3.1.2 表示肯定、确信语气的句式
3.2 汉语与老挝语对比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偏误的收集与分析
4.1 偏误的调查与分析
4.1.1 调查目的
4.1.2 被试者情况
4.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4 问卷实施
4.1.5 客观题答题情况统计
4.1.6 语料的偏误及分析
4.2 偏误类型分析
4.2.1 遗漏偏误
4.2.2 错序偏误
4.2.3 误代偏误
4.2.4 句式杂糅
4.2.5 其它偏误
4.3 小结
第五章 老挝学习者习得汉语“是……的”结构的偏误原因分析
5.1 语言本体因素
5.1.1 “是……的”句式用法的复杂性
5.1.2 “是……的”句式中“的”与动态助词“了”用法的相似性
5.1.3 “是……的”句式与“是”字句的区分
5.2 学习者个体因素
5.2.1 母语负迁移
5.2.2 目的语知识过度泛化
5.2.3 回避策略
5.2.4 学习动机不明
5.3 教学因素
5.3.1 教师讲解不充分
5.3.2 课堂趣味性不足
5.3.3 反馈不及时
5.4 小结
第六章 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6.1 学习者的建议
6.1.1 充分利用语言环境提高自身汉语学习效率
6.1.2 转变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6.1.3 激发自身汉语学习的动机
6.2 教学的建议
6.2.1 要善于把握教学重点
6.2.2 要巧妙运用教学技巧,提高课堂趣味性
6.2.3 要精讲多练,及时反馈
6.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一)
调查问卷(二)
“是……的”句式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本文编号:3817995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语料来源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是……的”句式的研究现状
2.1 本体研究
2.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2.3 小结
第三章 “是……的”句式的类型分析与对比研究
3.1 汉语“是……的”句式的类型分析
3.1.1 表示强调的句式
3.1.2 表示肯定、确信语气的句式
3.2 汉语与老挝语对比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偏误的收集与分析
4.1 偏误的调查与分析
4.1.1 调查目的
4.1.2 被试者情况
4.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4 问卷实施
4.1.5 客观题答题情况统计
4.1.6 语料的偏误及分析
4.2 偏误类型分析
4.2.1 遗漏偏误
4.2.2 错序偏误
4.2.3 误代偏误
4.2.4 句式杂糅
4.2.5 其它偏误
4.3 小结
第五章 老挝学习者习得汉语“是……的”结构的偏误原因分析
5.1 语言本体因素
5.1.1 “是……的”句式用法的复杂性
5.1.2 “是……的”句式中“的”与动态助词“了”用法的相似性
5.1.3 “是……的”句式与“是”字句的区分
5.2 学习者个体因素
5.2.1 母语负迁移
5.2.2 目的语知识过度泛化
5.2.3 回避策略
5.2.4 学习动机不明
5.3 教学因素
5.3.1 教师讲解不充分
5.3.2 课堂趣味性不足
5.3.3 反馈不及时
5.4 小结
第六章 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6.1 学习者的建议
6.1.1 充分利用语言环境提高自身汉语学习效率
6.1.2 转变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6.1.3 激发自身汉语学习的动机
6.2 教学的建议
6.2.1 要善于把握教学重点
6.2.2 要巧妙运用教学技巧,提高课堂趣味性
6.2.3 要精讲多练,及时反馈
6.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一)
调查问卷(二)
“是……的”句式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本文编号:3817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817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