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台语r音类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20 02:01
本文以侗台语中的r音类为研究对象,探索r音类的来源、发展和演化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侗台语r音类的共时对应和历时演变两个方面。侗台语是汉藏语系最大的语族之一,它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云南、贵州、广东、海南、湖南及东南亚地区,是一个跨国的语族,使用人口将近一个亿。具有亲缘关系的语言,它们的基本词根存在着语音对应关系,这是它们有历史同源关系最有力的证据。探索语族内部和外部语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并揭示它们的语音演变规律是侗台语族理论构建和验证历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侗台语理论创建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学者或从宏观着眼,或从微观入手,或从共时角度,或从历时角度对侗台语的语音系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r音类是壮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特征,该音类对应形式多样,语音演变复杂,因此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壮语所属语族——侗台语族语言种类繁多,语音特征显著,是观察人类语言共性与多样性不可或缺的样本,把r音类拓展到整个侗台语中进行系统考察,是r音类研究的一个深入,也是寻求解决r声类语音史问题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本文在李方桂、邢公畹、袁家骅、梁敏、张均如、罗永现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微观的角度,...
【文章页数】:2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本课题研究概况
1.4.1 专题研究
1.4.2 涉题研究
1.5 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1.5.1 研究的步骤
1.5.2 研究的方法
1.6 资料来源
1.6.2 文献材料
1.6.3 r音类100 个常用词表
1.7 本课题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8 体例及格式
1.8.1 国际音标
1.8.2 术语系统
1.8.3 符号使用说明
1.9 小结
第二章 侗台语r音类的共时研究
2.1 壮语r音类
2.1.1 壮语r音类的共时对应形式
2.1.2 壮语r音类对应形式的功能特征
2.2 r音类在台语中的共时对应描写与分析
2.2.1 台语r音类共时对应形式
2.2.2 台语r音类对应形式的功能特征
2.3 r音类在侗水语支中的共时对应描写与分析
2.3.1 r音类在侗水语支中的共时对应形式
2.3.2 r音类在侗水语支中对应形式的功能特征
2.4 r音类在黎语支中的共时对应描写与分析
2.4.1 黎语支概述
2.4.2 r音类在黎语支中的共时对应形式
2.4.3 r音类在黎语支中对应形式的功能特征
2.5 r音类在仡央语支中的共时对应描写与分析
2.4.1 仡央语支概述
2.4.2 r音类在仡央语支中的共时对应与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侗台语r音类的历史来源
3.1 r音类的历史来源
3.1.1 李方桂先生的观点
3.1.2 袁家骅先生的观点
3.1.3 梁敏、张均如先生的观点
3.1.4 其他学者的观点
3.2 r音类与原始侗台语单辅音的关系
3.2.1 原始侗台语声母*r的遗存和演变
3.2.2 原始侗台语*r声母的遗存和演变
3.2.3 原始侗台语声母*l的遗存和演变
3.2.4 原始侗台语声母*l的遗存和演变
3.3 原始侗台语复辅音声母的分化
3.3.1 原始侗台语双唇复辅音的分化与演变
3.3.2 原始侗台语舌尖复辅音的分化与演变
3.3.3 原始侗台语舌根复辅音的分化与演变
3.4 其他来源的r音类
3.5 小结
第四章 侗台语r音类历史演变的解释
4.1 讨论r音类历史演变的理论和方法
4.1.1 地理视时还原历史真时的理论和方法
4.1.2 历史比较的理论和方法
4.1.3 接触的理论和方法
4.2 侗台语r音类演变的内部机制和模式
4.2.1 语音简化
4.2.3 声调制约
4.2.4 语音类推
4.2.5 音变链和音变层次
4.3 侗台语r音类演变外部因素
4.3.1 语言接触
4.3.2 自然地理环境
4.3.3 人文地理环境
4.4 小结
第五章 侗台语r音类专题研究
5.1 泰语颤音r与 r音类的对应比较
5.2.1 泰语颤音r的语音特征
5.2.2 泰语颤音[r]的结构功能
5.2.3 泰语颤音[r]与壮语r音类的共时比较
5.2.4 泰语颤音[r]与古老的台语语音模式
5.2.5 泰语颤音[r]的发展趋势
5.2 侗语舌根塞声母与r音类的比较
5.1.1 侗语不送气k音
5.1.2 侗语送气kh音
5.1.3 侗语不送气kw音
5.1.4 侗语送气khw音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前瞻
6.1 回顾与总结
6.2 本文的创新和价值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
6.4 前瞻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壮语标准语r音类词汇表
附录二 壮语r音类方言对应词汇表
附录三 布依语r音类对应词汇表
攻读博士学位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03668
【文章页数】:2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本课题研究概况
1.4.1 专题研究
1.4.2 涉题研究
1.5 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1.5.1 研究的步骤
1.5.2 研究的方法
1.6 资料来源
1.6.2 文献材料
1.6.3 r音类100 个常用词表
1.7 本课题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8 体例及格式
1.8.1 国际音标
1.8.2 术语系统
1.8.3 符号使用说明
1.9 小结
第二章 侗台语r音类的共时研究
2.1 壮语r音类
2.1.1 壮语r音类的共时对应形式
2.1.2 壮语r音类对应形式的功能特征
2.2 r音类在台语中的共时对应描写与分析
2.2.1 台语r音类共时对应形式
2.2.2 台语r音类对应形式的功能特征
2.3 r音类在侗水语支中的共时对应描写与分析
2.3.1 r音类在侗水语支中的共时对应形式
2.3.2 r音类在侗水语支中对应形式的功能特征
2.4 r音类在黎语支中的共时对应描写与分析
2.4.1 黎语支概述
2.4.2 r音类在黎语支中的共时对应形式
2.4.3 r音类在黎语支中对应形式的功能特征
2.5 r音类在仡央语支中的共时对应描写与分析
2.4.1 仡央语支概述
2.4.2 r音类在仡央语支中的共时对应与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侗台语r音类的历史来源
3.1 r音类的历史来源
3.1.1 李方桂先生的观点
3.1.2 袁家骅先生的观点
3.1.3 梁敏、张均如先生的观点
3.1.4 其他学者的观点
3.2 r音类与原始侗台语单辅音的关系
3.2.1 原始侗台语声母*r的遗存和演变
3.2.2 原始侗台语*r声母的遗存和演变
3.2.3 原始侗台语声母*l的遗存和演变
3.2.4 原始侗台语声母*l的遗存和演变
3.3 原始侗台语复辅音声母的分化
3.3.1 原始侗台语双唇复辅音的分化与演变
3.3.2 原始侗台语舌尖复辅音的分化与演变
3.3.3 原始侗台语舌根复辅音的分化与演变
3.4 其他来源的r音类
3.5 小结
第四章 侗台语r音类历史演变的解释
4.1 讨论r音类历史演变的理论和方法
4.1.1 地理视时还原历史真时的理论和方法
4.1.2 历史比较的理论和方法
4.1.3 接触的理论和方法
4.2 侗台语r音类演变的内部机制和模式
4.2.1 语音简化
4.2.3 声调制约
4.2.4 语音类推
4.2.5 音变链和音变层次
4.3 侗台语r音类演变外部因素
4.3.1 语言接触
4.3.2 自然地理环境
4.3.3 人文地理环境
4.4 小结
第五章 侗台语r音类专题研究
5.1 泰语颤音r与 r音类的对应比较
5.2.1 泰语颤音r的语音特征
5.2.2 泰语颤音[r]的结构功能
5.2.3 泰语颤音[r]与壮语r音类的共时比较
5.2.4 泰语颤音[r]与古老的台语语音模式
5.2.5 泰语颤音[r]的发展趋势
5.2 侗语舌根塞声母与r音类的比较
5.1.1 侗语不送气k音
5.1.2 侗语送气kh音
5.1.3 侗语不送气kw音
5.1.4 侗语送气khw音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前瞻
6.1 回顾与总结
6.2 本文的创新和价值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
6.4 前瞻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壮语标准语r音类词汇表
附录二 壮语r音类方言对应词汇表
附录三 布依语r音类对应词汇表
攻读博士学位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03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903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