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国古诗词修辞格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国古诗词修辞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语言的一个重要媒介。《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对留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要求,然而古诗词中所用的大量的修辞格,为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古诗词修辞格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考察了高级阶段留学生古诗词修辞格的习得情况,并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以期能为古诗词修辞格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帮助。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缘起、意义以及前人对古诗词修辞格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分析了大纲的教学要求,也探索了目前古诗词修辞格教学存在的不足,又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论述了古诗词修辞格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述了古诗词修辞格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并且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为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古诗词运用的修辞格统计,本文分别统计了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目以及这些古诗词运用的修辞格。本文将部分含有古诗词教学内容的对外汉语教材进行整合归纳,并将教材中古诗词里出现的修辞格逐一列出。第三部分为留学生古诗词修辞格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本文依据研究目标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并从多个角度对调查问卷进行偏误分析,根据结果系统地阐述了古诗词修辞格的特点、作用以及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四部分对外汉语教学中古诗词修辞格的教学建议及方法。本文针对教材编写以及对外汉语教师提出相应建议,同时提出联想想象法与课堂讨论法这两种教学方法,以期这些建议能够对古诗词修辞格的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助益。第五部分为结合修辞格的古诗词教学设计,以《水调歌头》为例。第六部分为结语。对本文的写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在写作中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古诗词 修辞格 教学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7
- 一、选题意义9-11
- 二、相关研究成果述评11-16
- (一)中国古诗词修辞格的本体研究11-12
-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古诗词修辞格研究12-16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6-17
- (一)研究内容16
- (二)研究方法16-17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古诗词运用的修辞格列举17-33
- 一、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目列举17-21
- 二、对外汉语教材中古诗词修辞格列举21-33
- 第三章 留学生古诗词修辞格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33-40
- 一、问卷设计33-34
- (一)调查目的33
- (二)调查对象33
- (三)问卷内容33
- (四)调查步骤33-34
- 二、问卷分析34-40
- (一)问卷回收情况34
- (二)问卷统计与分析34-40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古诗词修辞格的教学建议40-45
- 一、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建议40-41
- (一)对外汉语教材中古诗词教学部分应重视修辞格内容40-41
- (二)从留学生角度出发谈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建议41
- 二、古诗词修辞格教学建议及方法41-45
- (一)针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建议41-43
- (二)古诗词修辞格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43-45
- 第五章 古诗词修辞格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45-50
- 一、教学内容45-46
- 二、教学目标46
-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46
- (一)教学重点46
- (二)教学难点46
- 四、教学方法46-47
-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46
- (二)修辞格教学46-47
- (三)加强练习47
- 五、教学环节47-50
- (一)组织教学47
- (二)学习新课47-48
- (三)情景演练48-49
- (四)总结本课49
- (五)课堂作业49-50
- 第六章 结语50-51
- 注释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55-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五十年——世纪之交的回眸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1期
2 郑艳群;关于建立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的若干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3期
3 崔宁;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08期
4 李泉;;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地区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召开[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1期
5 郑艳群;;课堂上的网络和网络上的课堂——从现代教育技术看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4期
6 于克凌;试论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J];人文杂志;2001年05期
7 张恒军;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东北分会召开东北地区第二届学术研讨会[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1期
8 舒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9 王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定位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8期
10 罗丽;语体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文涛;;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体会与建议[A];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老有所为”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春秋;;关于研发对外汉语教学教具的设想[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曾莹莹;;浅谈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以2011年暑期“加州班”中一班为例[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周志彬;汤朝晖;谢克庆;;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促进中医药对外教育[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铮;;国学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浅论[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9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10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雷新;俞敏洪:让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记者 章红雨;两岸学术机构合作出版对外汉语教学指导书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5 马国彦;民国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琐谈[N];中华读书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静;对外汉语教学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2年
7 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的由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8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前景广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9 高雁;对外汉语教学前景广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10 李润新;对外汉语教学也应走自主创新之路[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芮茵;扶助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8年
4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袁振华;香港南亚裔学生中文学习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韩秀娟;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通用词语用字研究及字词语关系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了”的用法与对外汉语教学[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赵子健;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乐;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定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永涛;语文新课改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孔军;儿化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陶国霞;浙江省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战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刘璐;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分析与建议(2001年-2010年)[D];山东大学;2011年
8 宋佳;博客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9 袁宵;对外汉语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瑞杰;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整合研究初探[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国古诗词修辞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9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