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X”的组合变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18 22:57
语法在语言各个要素中是相对稳定的,尽管如此,近年来,汉语语法也还是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很+X”的组合变异就是汉语语法所发生的一些变化。本文以新时期的语言事实为出发点,对程度副词“很”与状态形容词、名词、动词性成分在新时期的变异进行客观的描写,分析其产生发展的原因,并探析其内在规律。本文对“很+X”组合变异的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程度副词“很”功能的理解,对推动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研究和汉语词类的研究都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汉语本质特点的全面认识,以利于今后的研究。全文除结语以外,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本章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然后综述了前人对程度副词“很+X”组合变异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本文在前人基础上拟解决的问题及相关策略,最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很+形容词”的组合变异。本章在对语言事实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结构中程度副词“很”和“状态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并采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对“很+状态形容词”这个语法形式做出语义上的解释。 第三部分“很+名词”的组合变异。本章我们首先对受程度副词“很”所修饰的名词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然后在语义和语用上对该结构做...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很+形容词”的组合变异概述
二 “很+名词”的组合变异概述
三 “很+动词性成分”的组合变异概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很+形容词”的组合变异
第一节 组合变异中形容词的类型
第二节 程度副词“很”的通比性、模糊性和主观性
一 程度副词“很”的通比性
二 程度副词“很”的模糊性
三 程度副词“很”的主观性
第三节 状态形容词程度量的变化
一 状态形容词程度义的磨损
二 程度副词对状态形容词的主观赋量
三 状态形容词的属性化
四 认知思维精细化
第三章 “很+名词”的组合变异
第一节 组合变异中名词的类型
一 抽象名词
二 指人名词
三 指物名词
四 专有名词
第二节 “很+名词”组合变异的语义基础
一 名词的性状义
二 名词的程度义
第三节 “很+名词”组合变异的语用分析
一 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
二 语言风格和内容上的影响
三 “很+名词”组合的语用原则
四 “很+名词”组合存在和发展的语用条件
第四章 “很+动词性成分”的组合变异
第一节 组合变异中动词性成分的类型
第二节 “很+动词性成分”组合变异产生的原因
一 动词的性状义
二 动词的模糊量
三 动词的无界性
第三节 “很+动词性成分”组合变异的语用分析
一 明显的主观评价义
二 凝练地表达性状义
三 生动的语言模糊性
第五章 “很+X”组合变异的宏观理据
第一节 语言系统内部原因
一 汉语词类问题
二 语义和谐规律
三 语言系统自身的发展
第二节 语言系统外部原因——高频使用使得新语言现象得以发展
第三节 对“很+X”组合变异的正确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36301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很+形容词”的组合变异概述
二 “很+名词”的组合变异概述
三 “很+动词性成分”的组合变异概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很+形容词”的组合变异
第一节 组合变异中形容词的类型
第二节 程度副词“很”的通比性、模糊性和主观性
一 程度副词“很”的通比性
二 程度副词“很”的模糊性
三 程度副词“很”的主观性
第三节 状态形容词程度量的变化
一 状态形容词程度义的磨损
二 程度副词对状态形容词的主观赋量
三 状态形容词的属性化
四 认知思维精细化
第三章 “很+名词”的组合变异
第一节 组合变异中名词的类型
一 抽象名词
二 指人名词
三 指物名词
四 专有名词
第二节 “很+名词”组合变异的语义基础
一 名词的性状义
二 名词的程度义
第三节 “很+名词”组合变异的语用分析
一 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
二 语言风格和内容上的影响
三 “很+名词”组合的语用原则
四 “很+名词”组合存在和发展的语用条件
第四章 “很+动词性成分”的组合变异
第一节 组合变异中动词性成分的类型
第二节 “很+动词性成分”组合变异产生的原因
一 动词的性状义
二 动词的模糊量
三 动词的无界性
第三节 “很+动词性成分”组合变异的语用分析
一 明显的主观评价义
二 凝练地表达性状义
三 生动的语言模糊性
第五章 “很+X”组合变异的宏观理据
第一节 语言系统内部原因
一 汉语词类问题
二 语义和谐规律
三 语言系统自身的发展
第二节 语言系统外部原因——高频使用使得新语言现象得以发展
第三节 对“很+X”组合变异的正确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36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036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