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结式“一V一个R”的构式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汉语动结式“一V一个R”的构式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在现代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中广泛运用。学者们虽然研究了构式中结果论元的句法形式和语义限制,但对构式本身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没有做过详尽地描写和阐释。也就是说,这些研究都未从构式方法的角度对动结式“Yi V Yige R”进行过全面探索。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的研究背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往研究未对该构式进行过清晰地分类,只有黄佩文对汉语口语格式“Yi V Yige A”做过描写。其次,尽管一些学者致力于研究构式中的独立成分,例如“Yi”的词性问题以及“Ge”的语法化问题,但对构式中非固定成分的内部关系,尤其是结果论元的语义指向问题给予很少关注。此外,构式的语义焦点问题也鲜少涉及。最后,从构式语法的角度看,先前研究极少关注构式本身的形成和发展,对语义,语用特征的系统解释也是寥寥无几。为了解决该领域的这些问题和争论,本研究依据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以CCL,BCC语料库,著名报刊杂志和其他出版读物中的例示,语篇片段和小句为基础,试图描写和解释该构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此外,本文试图利用承继网络,主观性和主观量等理论充分解释该构式。确切地讲,以下三个研究问题将在文中涉及: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是如何进行分类的?该构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分别是什么?如何解释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为了回答以上三个问题,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量化和质化研究,内省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描述和解释。主要发现陈述如下。首先,本文依据语义指向理论,将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重新分成三类子构式,即指受型动结式,指施型动结式和指动型动结式。其次,在构式语法理论和收集到的示例帮助下,对研究对象“Yi V Yige R”构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给予系统的描述。研究发现三类子构式拥有相似的句法形式和语用特征,但构式中结果论元的语义指向有所不同。同时,该构式具有主观性,表达了说话人主观判断的大量。语用焦点被置于构式末端的结果论元上。第四章中的表2对三个子构式在句法和语义层面上做了一个全面的比较。最后,根据构式语法理论,本文对“Yi V Yige R”构式的产生和发展做了阐释。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构式语法网络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上位构式“Yi X Yige Y”和“Yi V1 Jiu V2”都做出了贡献。事实上,新构式继承了两个上位构式的某些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确切地说,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与上位构式“Yi X Yige Y”和“Yi V1 Jiu V2”在形式和功能上紧密相联。由于已继承的信息和承继网络中的信息互不冲突,因此,新构式顺利继承了两个上位构式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信息。承继关系清晰地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从某种程度上讲,在三个彼此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构式中,互不冲突的信息在构式间是可以共享的。对语用特征的解释,主观性和主观量是两个重要的因素。通过对构式内每一个成分的描述和分析,本文发现在与固化常态量做比较后,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可以用来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状态及数量判断的极大主观量,而这些固化常态量来源于人类与客观世界互动后的经验和语言社区内统一的价值观和概念。基于以往研究的优点和缺陷,在认知语言学固有理论的帮助下,本文依据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建立了构式层级关系。通过这个案例研究,以期希望为汉语动结式未来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除此之外,作为汉语语言系统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对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特点及成因的描写和解释也为未来外语教学和研究带来新的线索和启示。
【关键词】:动结构式“Yi V Yige R” 构式语法 承继网络 主观性 主观量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3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7
- Abbreviations7-8
- Abstract8-11
- 摘要11-13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3-18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3-14
- 1.2 Research questions14
- 1.3 Significance14-15
- 1.4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15-16
- 1.5 Overall arrangement16-18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8-27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Chinese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Yi V Yige R”18-22
- 2.1.1 The description of“Yi”in“Yi V Yige R”construction18-19
- 2.1.2 The description of“Yige”in“Yi V Yige R”construction19-20
- 2.1.3 The development of the“Yi V Yige R”construction20-21
- 2.1.4 Summary21-22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construction grammar22-24
- 2.2.1 The construction grammar of Fillmore & Kay22
- 2.2.2 Cognitive grammar22-23
- 2.2.3 The construction grammar of Lakoff and Goldberg23-24
- 2.2.4 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24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construction grammar of Chinese24-26
- 2.4 Comments26-27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27-35
- 3.1 Construction grammar27-29
- 3.1.1 A general survey27-28
- 3.1.2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construction28-29
- 3.2 Constructions and relevant factors to them29-32
- 3.2.1 Construction characterized29-30
- 3.2.2 Schematicity30-31
- 3.2.3 Compositionality31-32
- 3.3 Inheritance links among constructions32-34
- 3.3.1 Polysemy links32-33
- 3.3.2 Subpart links33
- 3.3.3 Instance links33
- 3.3.4 Metaphorical extension links33-34
- 3.4 Summary34-35
- Chapter Four The Chinese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Yi V Yige R”: Features andExplanations35-62
- 4.1 Classification35-37
- 4.2 Features of patient-oriented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37-42
- 4.3 Features of agent-oriented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42-47
- 4.4 Features of verb-oriented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47-53
- 4.5 Pragmatic features53-55
- 4.5.1 Pragmatic focus of construction54
- 4.5.2 Emphasis and expectation of the result54-55
- 4.6 Explanations55-60
- 4.6.1 The inheritance network of the“Yi V Yige R”construction56-57
- 4.6.2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e quantity57-60
- 4.7 Summary60-62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2-67
- 5.1 Major findings62-65
- 5.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65-66
- 5.3 Suggestions and future prospects66-67
- References67-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辉;动结式在几个句式中的分布[J];语文研究;2004年03期
2 施春宏;;动结式形成过程中配位方式的演变[J];中国语文;2004年06期
3 熊仲儒;刘丽萍;;汉语动结式的核心[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胡敕瑞;;动结式的早期形式及其判定标准[J];中国语文;2005年03期
5 熊仲儒;刘丽萍;;动结式的论元实现[J];现代外语;2006年02期
6 刘街生;;动结式组构的成分及其关系探讨[J];语言研究;2006年02期
7 吴茂刚;;近二十年来动结式研究述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8 彭国珍;;偏离类动结式的句法特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林燕;徐兴胜;;汉语动结式复合词的派生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赵琪;;作用于自身的英汉动结式的论元实现[J];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傅爱平;;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动结式译文的分析[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施春宏;;动结式的配价分析[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3 孙英杰;;动结式的语义、论元结构及补语指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杨洁;;“V着(zháo)”与“V到”的替换条件及其动因分析[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宗宏;现代汉语使因突显类致使构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罗思明;英汉动结式的认知功能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何玲;英汉动结构式增效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宋文辉;现代汉语动结式配价的认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赵琪;英汉动结构式的论元实现[D];复旦大学;2009年
6 王媛;事件分解和持续性语义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张翼;复合动词和及物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艳;现代汉语动结式“V错”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何晓敏;历时角度下动结式中动词、宾语和补语语序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李琳;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的英语非常规动结式构建[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石婉;《儿女英雄传》动结式述补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谭力;汉语动结式“一V一个R”的构式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姜灿中;汉语动结式的历时构式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7 易查方;动结式“V满”及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美玲;动结式和可能式不对称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梁彤;动结式的配位方式及相关句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方亚;致使义动结式的典型特征和基本格式[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汉语动结式“一V一个R”的构式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6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