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文学译介中的“雅”“俗”之辨
本文关键词:晚清文学译介中的“雅”“俗”之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晚清文学译介在总体风格上区分为"雅""俗"两派,"雅"派以林纾使用文言作译入语的翻译为代表,"俗"派主要是小说期刊大量用白话作译入语的翻译。"雅""俗"之辨则具体包括"雅""俗"翻译文学在译入语言体式、翻译模式、译者、读者、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等方面的差异。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晚清 文学译介 “雅”“俗”之辨
【分类号】:I046;H059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关于晚清文学译介及其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作用的问题,近几年来越来越得到近代文学研究者、比较文学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一方面,研究者们都注意到了中国近代时期(1890-1919)的文学,特别是晚清时期(1898-1911)的中国文学的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翻译文学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想象”视阈中晚清文学的生发方式与叙事维度[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01期
2 汪松涛;论岭南晚清文学的特质[J];岭南文史;2000年02期
3 晏红,宋志君;民族化与晚清文学观念的嬗变[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唐宏峰;晚清文学中的变化力量[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5 李兆忠;;晚清文学中的“假洋鬼子”[J];博览群书;2007年08期
6 肖勇;阮红梅;;翻译对晚清文学观念的重构[J];唐都学刊;2008年03期
7 胡碟;;群聚方式与晚清文学主体身份的变革[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连燕堂;非晚清文学“革命”运动否认论[J];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9 韩银廷;;谈《天演论》开启的进步思潮与晚清文学革命[J];芒种;2013年02期
10 李欧梵;;帝制末的文学:重探晚清文学——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J];东吴学术;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 李欧梵;晚清文学中的“吊诡”和“紧张”[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徐承;经典的经典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X;晚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传统再构[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云;晚清文学中的女性“出走”[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阳阳;晚清文学翻译中的伪译现象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3 胡碟;“群”的思想与晚清文学的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马强;晚清文学作为现代文学源头的开创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晚清文学译介中的“雅”“俗”之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9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7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