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郑国青铜器铭文汇考
发布时间:2017-07-07 11:25
本文关键词:两周郑国青铜器铭文汇考
【摘要】:郑韩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礼器、乐器和兵器,在考古文物界里名气斐然,被誉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①。但这批历史文物中刻有文字的青铜器并不多见,且学界关于这批有铭青铜器的文字考释研究也杂乱无序。因此,从时间角度上整理汇考两周时期的郑(韩)国有铭青铜器,有助于我们系统地认识两周时期郑(韩)铭文发展脉络。本文第一部分概述了郑韩古城的概念和郑国有铭青铜器的研究现状,简要地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局限之处。第二部分介绍了郑国初封之地、郑国东迁之地、郑国扩张之地、郑韩之地等概念,分析了郑地、郑国、郑韩古国三者的关系,为郑(韩)国有铭青铜器的时代分期打下基础。而在整理郑国文献资料时,我们又在甲骨文、金文中发现了大量的“奠”字和“奠”字词组(如“奠姜”、“奠井”、“奠虢”等)。甲骨文中的“奠”究竟代表着哪些意思,金文中常见的“奠地”与后来的郑(鄞)国之“鄞”又有什么联系。理清“奠”→“奠地”→“奠(鄞)国”的发展脉络,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汇考郑国的有铭青铜器。第三部分(本文的第三章到第六章)把郑国有铭青铜器按照西周晚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时代更迭划分为三大时期器。其中西周晚期时,郑国由陕西东迁到河南中部,因此西周晚期的郑器再次细化成迁都之前和迁都之后的两个小时期,分别是陕西出土的1件青铜器(京叔盈)和河南出土的1件青铜器(王鬲)。春秋时期的郑国有铭青铜器并不多,本文共搜集了9件郑器,其中食器6件、用器2件、酒器1件。战国时期的郑国有铭青铜器共21件,包含了19件兵器和2件酒器。郑国被韩国攻破之后,韩国将国都迁到新郑,并且韩器在铸造和刻写上也带有了一些郑器色彩,因此本文也搜集了一些灭郑之后的韩器,且这些韩器(共55件)集中为兵器,其他类型的韩器本文并未涉及。19件郑国兵器和55件韩国兵器的铭文整理,大致可以概括出一些郑韩古国兵器铭文辞例刻写规律。本文共搜集了87件郑韩古国的有铭青铜器,对两周时期郑(韩)国的有铭青铜器进行了一次集中的时间梳理和铭文汇考。在具体铭文汇考上,本文分为拓片、时代、释文、汇考、按语五部分。学者共识的观点在汇考部分只选取代表性言论,有争议的释文集中罗列,在之后的按语处写出自己的观点。除此,按语中也包含着字形变化、历史文化、铭文联系等内容。从古文字学角度汇考郑韩古国的有铭青铜器,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原郑地的了解,而且在汇考过程中也可以学以致用,掌握金文考释过程,了解两周时期的字形更迭,从而认识到郑韩文字向上承接两周金文,向下开启秦汉篆隶文字的地位。
【关键词】:两周 郑国 铭文 汇考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7.3;H12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凡例9-14
- 第一章 绪论14-17
- 1.1 概论14
- 1.2 研究现状14-16
- 1.3 研究的意义及说明16-17
- 第二章 甲骨文、金文中的“奠(郑)”17-26
- 2.1 郑地和郑国始封17-18
- 2.2 甲骨文中的“奠”18-19
- (1) 表示人名或族名的专有名词“奠”18
- (2) 表示地名的普通名词“奠”18-19
- (3) 表示置祭的动词“奠”19
- (4) 表示对人的“奠”置19
- 2.3 金文中的“奠”、“奠姜”、“奠井”、“奠虢”19-26
- (1) 金文中的“奠”20-21
- (2) 金文中的“奠姜”21-23
- (3) 金文中的“奠井”23-25
- (4) 金文中的“奠虢”25-26
- 第三章 西周晚期郑国青铜器铭文汇考26-29
- 3.1 陕西出土郑国青铜器铭文汇考26-27
- (1) 京叔v,
本文编号:530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530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