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翻译的本质
本文关键词:论文学翻译的本质
【摘要】:文学翻译与一般翻译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但是一般翻译理论研究往往把二者混在一起笼统地谈论。由于文学本身的特征,文学翻译具有强烈的审美性。这里的审美性,并不完全等同于严复翻译理论中的"雅"。文学翻译的审美性,既包含翻译文学的语言之美,也包含语言背后的蕴涵之美,更包含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审美体验性特征。文学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文学翻译还必须结合具体文化语境,才能使得文学翻译最终成为翻译文学。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本质 审美性 文化语境
【分类号】:I046;H059
【正文快照】: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世界文化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在众多翻译之中,文学翻译无疑是最难的领域。因为在文学翻译中,语言不仅仅承担着交际功能,它本身还具有形式的审美特征,同时,在语言文字背后更包含着丰富的审美蕴涵,因此,有人甚至惊呼“诗是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方珠;;论元散曲翻译中的模糊再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曹军;曹青;;许渊冲诗歌翻译美学探微[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陈琳;;原文聚焦与译文选词——《红楼梦》文学翻译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俞妍君;;《世界公民》中散文翻译的文言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袁晓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吴小红;;大学英语中小说文章的欣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寇加;论习语中的文化差异现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楚春霞;;解读苏珊·巴斯内特的“种子移植”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刘德军;陈艳君;;旅游资料语篇特点与英译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东升;;翻译文化研究的新概念[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谭倩倩;;哲学解释学观下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论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Unicorn and Dragon-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刘云洲;;从功能语法的角度看一首词的英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于海岩;;解析英汉翻译中源语、目的语的意义联想——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曾惟民;;永恒的缺失之美——关于中国古代诗歌汉译法的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马一宁;;再论翻译写作学的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石梦婕;;文化翻译学建构新探——基于文化语义学的翻译学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星颐;;比较文学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刍议[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骆俊;意识形态操控下《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林星平;翻译美学视角下旅游文本英译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忠;;新闻、历史在形式方面无法具备文学那样的审美性[J];焦作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杨文忠;;略论新闻、历史与文学审美性的差异[J];中州学刊;2012年04期
3 孙文愿;;文学审美性的内在依据[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4 李鹏;;从文学审美性看“魏晋文学自觉”说[J];学理论;2012年18期
5 聂在垠;实现文艺的功利性与审美性的统一——重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郧阳师专学报;1992年02期
6 张凤刚;;论语文教学艺术审美性[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7 何明;审美性——文艺的本质[J];民族艺术研究;1991年02期
8 董义连;关于文艺品性的思考[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王轻鸿;论形而上审美性地位的重新确立[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10 施荣华;;音乐艺术的审美性[J];云岭歌声;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史许福;;教师职业审美性的美学阐释[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樊德三;;试论教学艺术的审美性[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聂在垠;;实现文艺的功利性与审美性的统一——重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李英玉;刘文;;3—5岁幼儿审美性发展及培养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志宏;审美性不等于艺术性[N];文艺报;2012年
2 周义;再论审美性面对——享受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董学文 金永兵;文学与审美关系新辩[N];文艺报;2010年
4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 薛忠勋;谈裁判语言的审美性[N];人民法院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咏梅;中学文学审美性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孟月;大学生审美性休闲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何俐;瑜伽三昧境界的审美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陈仲梅;楚汉漆器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优;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公益广告的审美性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43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54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