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皖北中原官话“可”类问句的性质及归属

发布时间:2017-08-02 19:04

  本文关键词:皖北中原官话“可”类问句的性质及归属


  更多相关文章: 皖北 中原官话 “可”类问句 性质 归属


【摘要】:皖北中原官话"可"类问句分为"可VP"问句和"可是VP"问句,前者是中性问,后者是偏向问。"可VP"属反复问,与普通话的"VP-neg-VP"和无标记中性"吗"问句双重对应。"可是VP"属是非问,与普通话的"是不是VP"和有标记偏向"吗"问句双重对应。汉语方言的"F"类问句的与皖北方言"可"类问句存在一致性。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皖北 中原官话 “可”类问句 性质 归属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方言自然口语有声基础语料库建设”(12&ZD177)的支持
【分类号】:H172.4
【正文快照】: 零引言0.1皖北指安徽省淮河以北及淮河沿岸部分县市,该区域绝大部分方言点属于中原官话,淮河沿岸部分方言点处在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但语法上与中原官话接近,下文用“院北方言”代指院北中原官话。与其它中原官话相比,院北方言在语法上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使用“FVP”(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年02期

2 邵敬敏;朱彦;;“是不是VP”问句的肯定性倾向及其类型学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3 丁力;;从问句系统看“是不是”问句[J];中国语文;199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琴;阜阳方言“可VP”疑问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红;;安徽颍上方言中的平比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胡利华;;安徽亳州方言中的“得”简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胡利华;;安徽亳州方言的语法特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陆侠;;蒙城县(立仓镇)方言BA式形容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5 罗静;;河南商城话的语法现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6 史艳锋;;孟州方言中的入声[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明茂修;;山东费县(刘庄)方言音系[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山述兰;;关于四川话中的“该是哈”[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郭婷婷;;信息结构对“X-neg-X”正反问问标的语法制约[J];长江学术;2009年04期

10 董宪臣;;汉语是非问句相关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丽;汉语方言变韵的语音格局[D];北京大学;2011年

2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赵天改;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1368-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7 廖美珍;问答:法庭话语互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杨艳;现代汉语“是”字结构与语用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王树瑛;《朱子语类》问句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相晋;濮阳县方言语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良斌;恩施方言疑问句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林娅利;清丰方言与体貌相关的几个助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陈媛婧;确山方言中的几个助动词[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敏;开封方言估测类语气副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邢建丽;信阳方言词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曾艳萍;合江方言语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艳;新蔡方言语气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蕊;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正反问句使用偏误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文亮;高陵县仁和村郓城方言岛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琴;阜阳方言语法现象举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张伯江;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3 姜红;;安徽霍邱话中的“克——NP”问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罗福腾;牟平方言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J];方言;1981年04期

5 贺巍;洛阳方言记略[J];方言;1984年04期

6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1期

7 贺巍;河南省西南部方言的语音异同[J];方言;1985年02期

8 贺巍;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J];方言;1985年03期

9 钱曾怡;高文达;张志静;;山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4期

10 贺巍;;冀鲁豫三省毗连地区的方言分界[J];方言;198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孝娴;固始方言问句系统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异初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王慧;;泗州戏与皖北民俗方言[J];戏剧文学;2013年12期

3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10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10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8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