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语名号看清入关前后的文化倾向
本文关键词:从满语名号看清入关前后的文化倾向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任何民族语言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本民族的文化。满语名号是满族统治者赐予有功之臣的一种美称,是洞察满族文化倾向的一个窗口,从满语名号用字的借用和语义的变化可以发现,满族入关前倾向于蒙古族文化,入关后倾向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族文化。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
【关键词】: 满语 名号 文化倾向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14E08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满语词汇语义研究”阶段性成果(13BYY129) 牡丹江师范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MSB2013015)
【分类号】:K249;H221
【正文快照】: “语言是洞察人类心智的最好的窗口。”[1]83经由语言,我们可以探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语名号是清代统治者赐予有功之臣的一种美称,主要包括赐号、谥号、年号等,满语名号作为语言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自然也具有上述功能。满语名号,既是满族社会组织、社会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大鲲;清代宗室亲王之封谥[J];满语研究;1997年02期
2 哈斯巴根;;清早期扎尔固齐官号探究——从满蒙关系谈起[J];满语研究;2011年01期
3 程大鲲;清代宗室贵族的封爵与谥号[J];兰台世界;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晓丹;;“绝”的语义发展和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2 孙婷;刘丙桥;;愤怒情感背后的隐喻文化认知因素——英汉谚语中的愤怒情感隐喻的异同及其文化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3 刘萍;从隐指看汉语交际中的民族文化折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刘萍;;汉语交际中对举类显句潜性化的文化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吴锦;;语言禁忌的社会语言学阐释[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刘志芳;;论基本词汇消长的原因[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唐祥金;中西文化差异与文化学习[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8 王永聘;走出民族文化语言交际的困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9 尚宇;;哈尔滨中央大街店名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3期
10 杨艳;;社会转型中地方方言变迁的社会学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雪桂;;试论文化符号的可译性——以《伊豆的舞女》的文化词语翻译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肖婷;;现代中日夫妻对称的对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罗琳;;日本文化语言学动态考察及反思[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黎运汉;;四十年来语言风格定义研究述评[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5 杨林;;从几组亲属称谓词浅析古代特殊的婚姻制度[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6 杜广中;王艳艳;;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华夏文化话语权构建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王国旭;新平彝语腊鲁话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吴玉凤(Nareerat Watthanawelu);明清华南竹枝词民俗文化词语与熟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祁世明;当代汉语变异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吕红梅;现代汉语量词“个”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汉英特有花木词之国俗语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颖;《常语寻源》及其所辑释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解晓旭;《常谈S堋芳捌涿袼子锘愫退子锎恃芯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志学;壮语语词视野中的农耕文化观念[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江亚丽;桐城谚语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王燕;邱县方言民俗词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于洋;汉语吉祥语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希斌;网络新闻标题语言调查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夏莹;沈阳西塔地区朝汉双语状况的社会语言学考察[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芳;汉语新兴族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三田村泰助;杨e,
本文编号:610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10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