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视角下的翻译识解
本文关键词:叙事视角下的翻译识解
【摘要】:叙事理论认为,叙事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翻译理论和历史实践表明,翻译与叙事密不可分,翻译具有叙事性,翻译主体在翻译叙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翻译叙事性研究不仅可以对翻译出现的新情况做出合理的解释,也是新形势下翻译理论发展必须直面的新课题,对于翻译理论的自我丰富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 广州航海学院外语学院;
【关键词】: 叙事 翻译 翻译叙事性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跨文化语境下,翻译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大到国家各种重要会议的召开、重大事项的发布、重要外事活动的举行,小到各大中城市的公共设施、各旅游景点所张贴的双语公示语、广告,乃至个人某些信息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祝克懿;;“叙事”概念的现代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熊沐清;从话语转换与春秋笔法看英汉叙事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6期
3 刘树森;论中国近代外国小说翻译的叙事语态特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4 毛丹;;严复思想轨迹的再认识[J];学术月刊;1987年11期
5 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0年06期
6 高方;毕飞宇;;文学译介、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家毕飞宇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2年03期
7 唐伟胜;;认知叙事学视野中的叙事理解[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让;;翻译与诠释学的会通——评李河的《巴别塔的重建与解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朱林;;本雅明翻译观与解构主义的形神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陈叶斐;;海德格尔存在论语言观与翻译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4 熊华;;跨文化的文化传译——《围城》英译本[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5 熊华;;隐形的手:赞助人对翻译的操纵[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6 魏家海;;宇文所安的文学翻译思想[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李长江;;归化翻译策略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8 李春香;冯文坤;;后殖民视角下的中国译学研究及其反思[J];才智;2009年20期
9 梁心爱;;从德里达的“Relevant翻译”思想谈《理智与情感》的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罗枫;沈岚;;从互文性视角看译者的身份[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思思;;基于语料库的字幕翻译归异化现象研究[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3年语言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云雁;朱生豪莎剧翻译—影响与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高少萍;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吕黎;中国现代小说早期英译个案研究(1926-1952)[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幸洁;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2年
8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罗朋;193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政治[D];兰州大学;2006年
10 杨凯;中国近代报刊中的翻译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娟超;从翻译的政治角度来看归化和异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滕学梅;中国近代翻译语体嬗变初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金玲;权力操控下的蒙古文翻译[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乔冲;解构主义文本理论观照下的翻译主体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贝;论严复的晚年趋稳[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车金双;文化翻译视阈下美国当代族裔女性小说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7 魏天霞;金庸武侠小说中武功描写的英译[D];山东大学;2011年
8 张斯然;《存在与时间》<导论>解读[D];湘潭大学;2011年
9 王敏;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对改写理论的再思考[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陶丽娟;劳伦斯·韦努蒂翻译理论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6期
2 连真然;;论《中国地名汉英翻译词典》的翻译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12年04期
3 唐伟胜;;阅读效果还是心理表征?——修辞叙事学与认知叙事学的分歧与联系[J];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04期
4 唐伟胜;;阐释还是诗学,借鉴还是超越——再论后经典叙事学与经典叙事学的共存关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 唐伟胜;;“可然世界”理论及其对“叙事世界”的解释力[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杨佳;;中国争议领土英文译名与话语权[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7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8 朱义华;;从“争议岛屿”来看外宣翻译工作中的政治意识[J];中国翻译;2012年06期
9 牛新生;;关于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文化反思——兼论旅游景点翻译的规范化研究[J];中国翻译;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615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15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