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藏回鹘文《圆觉经》注释本残片研究
本文关键词:敦煌研究院藏回鹘文《圆觉经》注释本残片研究
【摘要】: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藏有一叶回鹘文《圆觉经》注释本残片。本文首次对该残片进行原文换写、转写、汉译和注释,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残片的相关问题。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古籍研究所;
【关键词】: 回鹘文 《圆觉经》注释本 抄本
【基金】:“敦煌研究院旧藏回鹘文合作研究项目”
【分类号】:H211.4;B948
【正文快照】: 本文研究的这一叶回鹘文残片,现藏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编号D707。原件为棉纸,长30.2厘米,高15厘米,有红色上下边栏线,两面书写,文中有修改痕迹,正背面均存22行,背面左边另存回鹘文书名和页码yin kok ki toquz toquzon“圆觉经八十九”(图1—2)。该残叶保存完整,曾多次在敦煌研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代龙;;《南海寄归内法传》“行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管欣;;中国佛教寺庙空间的意境塑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付长珍;宋儒境界的价值蕴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陈玉峰;;潘金莲:爱与欲的对峙与纠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5 许潇;;论道安《阿毗昙序》中的几个问题[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苏雪痕,王莲英;中国插花艺术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7 李捷鹏;;于植元校点《林兰香》补校[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姚崇实;陶淑霞;;化政治为宗教 以宗教寓政治——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的启示[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王政林;;唐代河西走廊基督教传播述论[J];昌吉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王晓敏;;杜诗“逃禅”一词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宣景宏;吕德国;王昭;;苹果称谓的探究和辽宁苹果的栽培历史[A];第四届全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褚俊杰;;敦煌古藏文本《般若心经》研究——同藏文大藏经本、梵文本和汉文本的语词比较[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3 李雄飞;;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著录札记[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百岁;;唐代吐蕃高僧法成[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汤惠生;;神话中之昆仑山考述——昆仑山神话与萨满教宇宙观[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刘卫林;;中唐诗境说与天台宗的关系[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敏;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2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姜涛;后秦佛教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李艳;唐代佛教史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李国臣;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中医药的渗透、影响与推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甘生统;皎然诗学渊源考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曹瑞锋;《云门匡真禅师广录》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张铉;佛经音义三种引子部书考[D];浙江大学;2008年
9 郭迎晖;明代中后期宗教题材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陈剑;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媛;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玉冰;茶疗养生的本质及其成因[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理治;佛性的沉浮[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罗臻辉;历史文化地理视野下的清水祖师信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传明;湖湘寺观园林的空间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焦媛媛;金代重彩壁画颜料与施色技法的探索及复原临摹实验[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志伟;辽代华严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孙改明;论熊十力与唯识学[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郭瑞蕾;唐代长安佛寺与诗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里木·玉苏甫;;回鹘文《说心性经》来源考[J];民族语文;2010年01期
2 张铁山;;俄罗斯学者Л.Ю.吐古舍娃及其回鹘文文献研究[J];西域研究;2011年01期
3 许多会;热合木吐拉·艾山;;有关回鹘文的几个问题[J];西域研究;2012年02期
4 古丽夏提·马木提;;回鹘文在我国北方民族中的传播[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4期
5 ;回鹘文活字在国内“亮相”[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6年03期
6 刘戈;回鹘文买卖文书纪年月日研究[J];民族研究;1998年05期
7 靳尚怡;高昌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助词[J];语言与翻译;2002年03期
8 刘戈;回鹘文契约上的倒写文字[J];民族研究;2003年05期
9 耿世民;读《回鹘文在金帐汗国和中亚的传播》[J];语言与翻译;2003年04期
10 李永平;杨富学研究员与回鹘文、敦煌学研究[J];社科纵横;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伊斯拉菲尔·玉苏甫;;回鹘文文献二种[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2 耿世民;;回鹘文《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九卷长者流水品研究[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3 多鲁坤·阚白尔;;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新出回鹘文书初探[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4 黄润华;胡振华;;回鹘文[A];中国民族古文字[C];1982年
5 耿世民;;回鹘文[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6 杨富学;牛汝极;;安西榆林窟25窟前室东壁回鹘文题记译释[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7 刘戈;;从bitidim(我写的)看回鹘人的文化[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戈;;回鹘文契约三种文字的译本及其存在的问题[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杨富学;;回鹘佛教徒忏悔文及其特色[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从敦煌出土回鹘文佛教文献看汉语对回鹘文佛典语言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7年
2 林巽培;回鹘文慈恩传转写与汉字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凯丽比努·阿不都热合曼;从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论回鹘人行为态度的伦理化[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睿;国家图书馆所藏回鹘文《玄奘传》九页之语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柳元丰;回鹘文《弥勒会见记》语言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07年
3 买买提阿布都拉·艾则孜;回鹘文《两王子的故事》语言词法系统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4 玛力亚木.阿不都热依木;日本研究回鹘文写本概况[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5 阿依努尔·司马义;北图收藏的回鹘文《玄奘传》第七卷残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木沙江·艾力;回鹘文《金光明经》词汇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7 古再丽阿依·阿不都艾尼;回鹘文摩尼教文献词汇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8 郑桓;回鹘文《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句式标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热孜娅·努日;回鹘文哈密本《弥勒会见记》名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艾力·阿布拉;《弥勒会见记》之中的对偶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24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2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