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状词的句法演算及其本体论、知识论意义
本文关键词:摹状词的句法演算及其本体论、知识论意义
【摘要】: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改变了我们对语言的理解,让我们认识到语言在本质上不是表征性的。通过对摹状词理论的辖域问题进行深入的句法分析,探讨满足限制性条件的摹状词的句法功能,从而达到对于摹状词的语义解释。这样的语义解释让我们看到摹状词的意义并不取决于所对应的指称对象,其意义来自于摹状词的句法演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避免了不必要的个体对象的本体论预设,又凸显出了句法层面上抽象个体对象的句法功能。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于命题构成成分的本体论解释,并思考命题生成的知识论意义。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外文系;
【关键词】: 摹状词 辖域 单称命题 命题函数
【分类号】:H0-05
【正文快照】: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分析哲学中最具影响的哲学理论之一,它开启了分析哲学研究的典型范式——以逻辑分析为工具来处理传统的哲学问题。就摹状词理论本身而言,从20世纪之初的理论发端,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现在已经成为支配语言哲学、逻辑学和形式语义学的主流思想。其理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佛荣;;从《论指称》看两种摹状词理论[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李瑞青;;摹状词理论的哲学探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田晓娣;;摹状词理论探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张力锋;专名的摹状词理论初探[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吕进;逻辑与哲学的典范——摹状词理论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吕进;逻辑与哲学的典范——摹状词理论浅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程本学;;从对立统一看关于专名的摹状词理论与历史因果理论[J];岭南学刊;2008年05期
8 张灏;;驳摹状词之无意义——兼论切断意义与指称关联的可行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05期
9 张维真;;蒯因论摹状词[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9年04期
10 白耶;摹状词能否承诺本体论——对《摹状词与审美判断》一文的意见[J];学术月刊;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安民;;摹状词及其一般性[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安民;;罗素摹状词理论初探[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张家龙;;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述评[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4 周柏乔;;论表述[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夏年喜;;论斯特劳森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评价[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灏;;代罗素反驳唐纳南—论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7 王晋瑞;;关联理论视阈下的摹状词指称赋值研究[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勤;摹状词理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D];西南大学;2010年
2 张利芳;摹状词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玲;摹状词理论及其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娟;摹状词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欢;罗素摹状词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王潇;现代摹状词研究的主要形态与基本特征[D];燕山大学;2008年
7 曹雪;基于顺应理论的摹状词指称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聂楚松;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车峰;试论罗素摹状词理论及其对语言哲学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7年
10 梁义民;试论名称所指的确定[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55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5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