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字等级大纲中形声字表义状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6 13:13

  本文关键词:汉字等级大纲中形声字表义状况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汉字等级大纲 形声字 表义 教学


【摘要】: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于重点、难点的地位,而形声字占现代汉字的绝大多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两个方面部件组成,形符表义,声符表音,有些形声字的声符还兼有表义功能。但经过隶变和简化,汉字形符、声符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让留学生更有效地学好汉字,本文以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形声字作为研究对象,对形声字形符和声符的表义状况进行了统计、分类,同时也对HSK动态语料库中别字情况进行统计,从而针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几种有效的以形声字为代表的汉字教学方法。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内容。第二部分讨论汉字等级大纲中形声字确定的依据以及繁简字、省形字及省声字的处理。第三、四部分分别对汉字等级大纲中形声字形符表义状况和声符表义状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且从相同、相类、相关、相反等几个方面详尽地分析形符义、声符义与形声字常用字义的关系。第五部分以HSK数据语料库中的别字为依据给形声字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汉字等级大纲 形声字 表义 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10-13
  • 1.2.1 汉字形符方面的研究10-11
  • 1.2.2 汉字声符方面的研究11-12
  • 1.2.3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研究12-13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3-14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2 汉字等级大纲中形声字的确定14-25
  • 2.1 形声字的确定依据14
  • 2.2 繁简字的处理14-23
  • 2.3 省形字和省声字的处理23-25
  • 3 形声字形符表义状况的统计与分析25-51
  • 3.1 形符的分类与统计25-31
  • 3.2 形符义与形声字常用字义的关系31-51
  • 3.2.1 形符义与形声字常用字义的相同关系31-32
  • 3.2.2 形符义与形声字常用字义的相类关系32-36
  • 3.2.3 形符义与形声字常用字义的相关关系36-49
  • 3.2.4 形符义与形声字常用字义的相反关系49-51
  • 4 形声字声符表义状况的统计与分析51-73
  • 4.1 声符表义的形声字的分类与统计51-60
  • 4.2 声符义与形声字常用字义有关联60-73
  • 4.2.1 声符义与形声字常用字义的相同关系60-61
  • 4.2.2 声符义与形声字常用字义的相类关系61-62
  • 4.2.3 声符义与形声字常用字义的相关关系62-71
  • 4.2.4 声符义与形声字常用字义的相反关系71-72
  • 4.2.5 声符义与形声字常用字义的示源关系72-73
  • 5 对外汉语形声字教学的建议73-77
  • 5.1“声符”教学法73-74
  • 5.2“形符”教学法74-75
  • 5.3“形符声符”教学法75-77
  • 结语77-78
  • 参考文献78-82
  • 致谢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奚强;;如此“除了”句,表义明确吗?[J];汉语学习;2006年02期

2 倪文瑛;;“去”的本义和表义[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01期

3 胡双宝;;声旁的表义作用[J];语文研究;1985年01期

4 曹乃玲;谈词的重迭形式与表义的关系[J];苏州教育学院学刊;1986年02期

5 徐玉英;现代形声字形旁表义功能浅析[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6 王小彬;现代形声字形旁表义分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廖才高;现代形声字表义音功能研究述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胡晔;论声音表义[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吴仲华;“和X一样”结构的两种表义功能及其他[J];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胡吉成;;试析修辞格的表义特点[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莹;;“自×自×”嵌置式词语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2 戚晓杰;;数字超常表达的艺术[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丰宗立;加强影像与语言的表义联系的研究[N];光明日报;2004年

2 杨锡彭;形旁面面观[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3 周志忠;谈“以上”和“以下”的使用问题[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俊莉;“是”字存在句的表义模式及量类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娜;山西长子方言代词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孙青林;山西阳高方言的代词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江琴;汉字等级大纲中形声字表义状况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岳芳;《说文解字》丞部、侵部、谈部形声字所含字族考[D];宁夏大学;2014年

5 张华;《左传》否定词“非”“未”“勿”“毋”“弗”“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6 邱琳;“在+处所词”的表义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虹;《说文》丧葬类古文字考释[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41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41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1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