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韩礼德的层次化思想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8-29 07:17

  本文关键词:韩礼德的层次化思想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韩礼德 层次化 系统功能语言学 体现关系


【摘要】:本文论述韩礼德的语言层次化思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发展中的建构意义。文章梳理了层次化思想的发展由来,明确其内涵;通过阐述它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建构中的规划作用以及在各组成理论中的基石作用,说明层次化思想体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从语法的视角去研究意义的目的,指导着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方向,因此,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该学派理论的发展走向、理解其各组成部分的精髓。
【作者单位】: 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韩礼德 层次化 系统功能语言学 体现关系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意义演化论观照下的语法隐喻理论研究”(编号:2013SJB74003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
【正文快照】: 0.前言语言学的根本任务是对语言进行描述并作出解释。但是在描述和解释工作展开之前,语言的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是每位语言学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M.A.K.Halliday(下称韩礼德)对此问题的回答是语言的层次化(stratification)(又译作“语言分层说”),具体内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雪芹;语法隐喻理论及意义进化观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鹏飞;2002年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讨会在北京举行[J];语言研究;2002年03期

2 乌乌;2002年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民族语文;2002年04期

3 李炳泽;;2002年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J];中国语文;2002年04期

4 阿布力克木·阿布来提;;语言和语言学的社会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5 文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2期

6 吴云芳;;语言学研究手段现代化问题学术研讨会[J];外语电化教学;2006年02期

7 伍铁平;;认真钻研语言学、维护语言现代化成果的斗士潘钧[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聂鑫琳;;认知语言学概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9 陈雪雪;;浅析翻译研究的语言学理论期[J];社科纵横;2007年01期

10 王晋军;;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域[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彦斌;;民俗语言学(增订版)[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2 彭建武;;连通主义和认知语言学的对比研究[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3 王巧珍;;易懂与难懂语言学论文原因之探——以近五年(2001-2005)Applied Linguistics期刊论文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孟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理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5 姜志芳;;从一词多义现象看认知语言学对意义的构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李尔钢;;辞典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7 雍和明;;现代语言学对双语词典编纂的启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程晓堂;;外语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语言学视角[A];第五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周洪波;;他深深地迷恋着语言学——读王希杰《这就是汉语》[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10 薛恩奎;;电子化词典释义的语言学探索[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明华;认知语言学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李晶 山西财经大学;我所理解的认知语言学[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光辉 王媛媛;首届云南省语言学研究精英论坛在楚雄师院举行[N];楚雄日报(汉);2005年

4 尹洪波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赋予语言学一级学科地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 徐川山;努力推进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N];语言文字周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王金福;语言学研究“升温”[N];光明日报;2004年

7 王德春;世界上最大的一套语言学百科全书中国落地[N];文汇报;2008年

8 石锋 南开大学语言研究所;语言学:从卡片之学到数据之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蔡长虹 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名词》:新时期语言学词典的阶段性总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朱俊玄;向语言学前辈致敬[N];中华读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婷婷;语料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健;艺术语言学意象原理及其应用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玉;语言学学术专著前言的体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秀艳;试论跨文化交际学的语言学研究路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世利;颜之推语言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丽丽;汉语“足”类人体词的历史演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龚潇;[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颖;从朱昒基讲话看领导讲话的语言学策略[D];鲁东大学;2012年

8 姜风华;论外语教育语言学的学科特性和理论模式[D];聊城大学;2006年

9 郭甜;视点在认知诗学中的作用[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李恩福;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发展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52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52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2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