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全称量化副词“净”的语义及使用限制

发布时间:2017-09-01 12:47

  本文关键词:全称量化副词“净”的语义及使用限制


  更多相关文章: 副词“净”的语义 全称量化 排他性特征 三分结构 使用限制


【摘要】:本文从形式语义学角度考察副词"净"的语义从而得出一些不同于既往研究的观点。"净"可以看作全称量化副词,它具有内在的排他性特征,并总是右向关联焦点。在此基础上,它可以同时左向关联语义上的复数性成分。"净"可以激发自己的三分结构。仅右向关联时,其三分结构由焦点规则决定;同时左向关联时,其三分结构由两个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由话题规则决定,而第二个层次由焦点规则决定。"净"在语义上要求:(a)断言值与候选项在语义上形成明确的对比,而且它不引出一个相关量级;(b)由焦点规则决定的三分结构中限定部分与核心部分所形成的配对是复数性的。"净"的上述语义特征及要求导致它在使用时受到一定限制。而且,本文分析了"净"与"只""都""总"之间的异同并解释其原因。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
【关键词】副词“净”的语义 全称量化 排他性特征 三分结构 使用限制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汉语焦点副词研究” 香港研资局优配研究金(项目编号CityU 143113)的资助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普通话副词“净”在诸如(1a)、(2a)、(3a)这类句子中可以看作范围副词。而且,通常可以用其他功能相近的范围副词,如“都/全”“只”“总(是)”对其进行解释和替换。替换后,句子要表达的主要语义基本不变,这种对比可见例(1)-(3)。(1)a.净顾着聊天,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红;副词“净”浅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2 张蕾;李宝伦;潘海华;;“所有”的加合功能与全称量化[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4期

3 殷何辉;;焦点敏感算子“只”的量级用法和非量级用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1期

4 张蕾;李宝伦;潘海华;;“都”的语义要求和特征——从它的右向关联谈起[J];语言研究;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玲;;2009年中国生成语法研究述要[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2 高涛;;现代汉语焦点算子“只”的焦点量化辖域与量级语义特征[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胡建刚;述语为“有”、“是”、“在”的存在句的语义、句法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高涛;;逻辑式层面DP内焦点算子移位及其移位的方向性[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韩启振;;让步条件句“即使p也q”的量级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6 刘辰洁;;疑问代词“怎么”的否定用法考察[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王小穹;;从近代汉语看主观性因素对“只”的语义影响[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张彩琪;沈莉娜;;“净”的语法化[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6期

9 赵日新;;徽州方言“物/物事”的量级用法[J];中国语文;2009年03期

10 徐以中;;“只”与“only”的语义指向及主观性比较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尹洪波;否定词与副词共现的句法语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刘立成;现代汉语限定性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吴长安;“还”和“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王丽香;现代汉语“全都”类总括副词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邓慧爱;明清白话小说范围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奥莉娅;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林;现代汉语焦点标记词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10 关黑拽;现代汉语频度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检红;限制副词“只”与“X”的粘合[D];南昌大学;2010年

2 吴慧颖;“人人”与“每个人”的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陈林萍;反义副词“至多”、“至少”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周小枚;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的隐性否定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伍晓丹;现代汉语反义对举的全称量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林玮玮;“一切”和“所有”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红;对副词“都”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D];暨南大学;2000年

8 顾春蕾;现代汉语存在句的语用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晓静;《现代汉语词典》中范围副词释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林一佳;现代汉语“V都V了”格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宝伦,潘海华,徐烈炯;对焦点敏感的结构及焦点的语义解释(上)[J];当代语言学;2003年01期

2 李宝伦,潘海华,徐烈炯;对焦点敏感的结构及焦点的语义解释(下)[J];当代语言学;2003年02期

3 袁毓林;;“都”的加合性语义功能及其分配性效应[J];当代语言学;2005年04期

4 邓思颖;;汉语句类和语气的句法分析[J];汉语学报;2010年01期

5 范晓;;论句式意义[J];汉语学报;2010年03期

6 龙海平;;从焦点不确定性看“他是投的赞成票”句式[J];汉语学报;2011年02期

7 张旺熹;连字句的序位框架及其对条件成分的映现[J];汉语学习;2005年02期

8 张伯江;;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语用结构[J];汉语学习;2011年02期

9 谢白羽;;“还”的主观性及其句法实现[J];汉语学习;2011年03期

10 陈晓湘,罗琼鹏;负极词的极端敏感性及允准条件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艳;;浅析中日文“可怜”一词的异同[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张帅;;汉语目的表现“为了”的日译[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5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772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72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2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