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中古佛典序跋句式的趋同性

发布时间:2017-09-09 01:41

  本文关键词:中古佛典序跋句式的趋同性


  更多相关文章: 中古佛典 序跋句式 趋同性 四言


【摘要】:中古佛典序跋的句式呈现出趋同性,其中以四言居多且存在于各个历史阶段、不同题写者阶层的佛典序跋之中,表现出持续性与广泛性的特征。中古佛典序跋句式趋同性的形成不具偶然性,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四言句式本身的属性、中土悠久的四言句文化、齐梁骈体文风的浸染等因素有关。中古佛典序跋句式的趋同性具有一定价值,将中古各个历史阶段及不同题写者群体的佛典序跋连为一体,彰显出它们共同的追求。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中古佛典 序跋句式 趋同性 四言
【分类号】:B948;H141
【正文快照】: 一、中古佛典序跋四言句式梗概四言为中古佛典序跋的主要句式,在中古各个阶段佛典序跋中均有呈现,从汉末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数百年间并无隔断。整体观之,中古佛典序跋的句式并不存在通篇均为四言者,四言多以混杂形式出现。四言在中古佛典序跋句式中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恂骅;;初唐歌行的主题演变及其原因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2 孙婷;;《世说新语》中体现的远离政治“轻乎人事”的士风及其原因[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3 郑红翠;;游冥故事与中国古代小说劝惩[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4 赵益;;论“宗教生活”与“通俗文学”之互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章笑晨;;王维山水诗中的佛道思想[J];科技视界;2014年20期

6 来一楠;;浅谈佛教与中国画[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20期

7 段春杨;;徘徊儒道之间——西晋作家的思想及文学发展趋向[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11期

8 鞠彩萍;朱文夫;;试析《祖堂集》中用于主谓之间的“而”[J];天中学刊;2010年03期

9 金刚师红;许杰;;白居易汉传密宗信仰溯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冉祥华;;佛教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自然观[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康振栋;竺法媤翻译佛经词_Y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黄娜;南北朝译经疑问句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阮玉ST(NGUYEN NGOC HIEP);越南杝朝y谌齠芯縖D];浙江大学;2013年

4 孙宇男;明清之际诗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金晶;独孤及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娜;《贤愚经》疑问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凡;明清小说电视剧初次改编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

3 陈婧;白居易咏花诗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

4 赵豫云;唐代文学与谶纬文化关系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

5 吴浩菊;南宋中期僧道故事新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6 沈娜;偈颂的流变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7 漆倩;《瑶华传》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

8 何丹丹;论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姜媛媛;《经律异相》譬喻文学之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王佳宁;论浦安迪“二元补衬”视阈下的《金瓶梅》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17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17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1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