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现代汉语词典》三音节词色彩义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1 00:15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三音节词色彩义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词典》 三音节词 色彩义


【摘要】:三音节词是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学界关于三音节词的研究依然是薄弱环节,尤其是三音节词色彩义的相关研究鲜有较系统、全面的整理和分析。本文尝试将现代汉语三音节词与词义系统中的色彩义相结合,以三音节词色彩义为切入点,选取最基本的五种色彩义,分析三音节词色彩义的基本规律。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现汉》)为语料来源,对其中收录的三音节词进行穷尽性统计,提取三音节词的五种最基本色彩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与归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现代汉语三音节词的色彩义特点及规律,力求对三音节词的色彩义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分别探讨《现汉》中三音节词的形象色彩、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外来色彩及时代色彩等五种色彩义,并对各种色彩义的类别和特点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词典》 三音节词 色彩义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6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绪论9-21
  • 第一章 《现汉》三音节词形象色彩分析21-37
  • 1.1 形象色彩的界定21-22
  • 1.2 形象色彩的形成条件22-24
  • 1.2.1 客观基础22
  • 1.2.2 语言手段22-24
  • 1.2.3 心理因素24
  • 1.3 三音节词形象色彩的人体感知分类24-29
  • 1.3.1 视觉形象24-27
  • 1.3.2 动觉形象27
  • 1.3.3 听觉形象27-28
  • 1.3.4 嗅觉形象28
  • 1.3.5 味觉形象28
  • 1.3.6 触觉形象28-29
  • 1.3.7 其他方面29
  • 1.4 三音节词形象色彩的造词法分类29-35
  • 1.4.1 说明法29-33
  • 1.4.2 比拟法33-34
  • 1.4.3 引申法34
  • 1.4.4 摹声法34-35
  • 1.5 小结35-37
  • 第二章 《现汉》三音节词语体色彩分析37-47
  • 2.1 语体色彩的界定37-38
  • 2.2 三音节词书面语色彩分析38-39
  • 2.2.1 标注〈书〉38
  • 2.2.2 注释中标注名著典故出处38-39
  • 2.3 三音节词口语色彩分析39-44
  • 2.3.1 标注〈方〉40-42
  • 2.3.2 标注〈口〉42-44
  • 2.4 小结44-47
  • 第三章 《现汉》三音节词感情色彩分析47-61
  • 3.1 感情色彩的界定47-48
  • 3.2 三音节词感情色彩的形成方式48-51
  • 3.2.1 通过词的理性义形成48-49
  • 3.2.2 通过词根组合形成49
  • 3.2.3 通过词缀形成49-50
  • 3.2.4 通过词素或词的联想义形成50-51
  • 3.3 三音节词感情色彩的标注方式51-54
  • 3.3.1 直接标注感情色彩51-53
  • 3.3.2 释义显示感情色彩53-54
  • 3.4 三音节词的一词多彩现象54-59
  • 3.4.1 三音节词义项的感情色彩分析55-58
  • 3.4.2 一词多彩现象的感情色彩性质分析58-59
  • 3.5 小结59-61
  • 第四章 《现汉》三音节词外来色彩分析61-77
  • 4.1 外来词及外来色彩的界定61-62
  • 4.2 三音节词外来色彩的历史分期62-71
  • 4.2.1 上古时期63-64
  • 4.2.2 中古时期64-66
  • 4.2.3 近古时期66-67
  • 4.2.4 清末至20世纪上半叶67-70
  • 4.2.5 20世纪下半叶以来70-71
  • 4.3 三音节词外来色彩的浓厚程度71-75
  • 4.3.1 音译词72
  • 4.3.2 音意兼译外来词72-73
  • 4.3.3 音译加注汉语词素外来词73-74
  • 4.3.4 日语来源外来词74-75
  • 4.4 小结75-77
  • 第五章 《现汉》三音节词时代色彩分析77-87
  • 5.1 时代色彩的界定77-78
  • 5.2 时代色彩的形成条件78-79
  • 5.2.1 时代因素78
  • 5.2.2 使用频率78-79
  • 5.2.3 使用范围79
  • 5.3 三音节词时代色彩词的类别分析79-84
  • 5.3.1 历史词79-82
  • 5.3.2 文言词82-83
  • 5.3.3 旧称词83
  • 5.3.4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词语83-84
  • 5.4 小结84-87
  • 结语87-89
  • 参考文献89-93
  • 致谢93-95
  • 附录一95-97
  • 附录二97-10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彩贤;;新时期汉语贬义词语褒义化现象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吴春相;;现代汉语介词结构的语体考察[J];当代修辞学;2013年04期

3 吴春相;;语体成分和谐组配的初步分析——一项以事件句为调查试验材料的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2年06期

4 王砚文;;《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三音节词语的语体色彩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9期

5 韩淑红;;汉语外来词历史分期研究综述[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6 马可佳;;谈现代汉语形象色彩词的基本构词类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陈燕;;汉语外来词词典收词论略[J];辞书研究;2011年06期

8 陈流芳;曲卫国;;外来词与本土词的语义互补初探——以“粉丝”的引入为例[J];当代修辞学;2011年02期

9 姜雅明;;源于俄语的汉语外来词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李艳;施春宏;;外来词语义的汉语化机制及深度汉语化问题[J];汉语学习;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四行;三音节结构中副词、形容词、名词作状语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洲;《现代汉语词典》三音节词及固定语声音形式和语法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1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91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9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