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现宾语话语指称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存现宾语话语指称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话语指称性 存现宾语 持续值 生命度 题中实体
【摘要】:存现宾语内部持续值存在差异:高持续的显著高于低持续的,这跟生命度、编码形式有关,跟语义指称性、句法功能无关;存在宾语显著高于隐现宾语,这跟生命度有关,跟语义指称性、句法功能和编码形式无关。存现宾语和无定主语持续值不存在显著差异,显示两者的一致性,这跟生命度、语义指称性、数、编码形式和句法功能均无关。以上三个比较对持续值差异均跟是否为题中实体有关。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 话语指称性 存现宾语 持续值 生命度 题中实体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重动句句法、语义的信息结构制约研究”(14BYY128)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现代汉语话语指称研究”(10YJC74014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4批面上资助(一等)“汉语话语指称性的句法编码研究”(2013M540481) 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二类)“汉语话语指称性句法编码的类型学研究”(BSH1302099)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语言中的存现结构典型地用于将一个新的重要实体作为主题引入篇章(许余龙2004:147;高玮2014等)。据许余龙(2004:147)统计,由存现结构引入的实体,在其后的篇章中平均提及22.4次,而由非存现结构引入的实体,在其后的篇章中平均只提及2.8次。陈平(2009)则指出,“有”字存现句并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玮;;先行语引入句式中的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刘天明;;结果范畴和结果宾语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梁丽;;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配偶称谓语的历时演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李开;汉语体词性词组的语义类型、功能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尚兵利;;汉语象似性研究综述[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0年02期
6 沙平;形态 词序 虚词——关于语言类型学分类及汉语语法特点的检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7 王珊珊;;日语副助词“も”与语气的关系[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武姜生;从两种不同的语言共性论看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J];福建外语;2001年03期
9 屈哨兵;被动观念论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1期
10 王振来;;“被”的构句机制及情景语义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媛;事件分解和持续性语义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6 朱艳华;载瓦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金莉娜;韩(朝)汉语篇结构标记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9 程丽丽;十八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末北京话被动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烨;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燕娟;“着(·zhe)”的意义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邱秀梅;王力复杂谓语历史语法研究述评[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巴丹;“都”与“也”在相关构式中的异同[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丽君;湖南衡山方言的叹词及其与普通话叹词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余俊宏;现代汉语“把”字句的句法语义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6 邹岚;“都”和“也”互换与同现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0年
7 周思佳;“一量名”不定指名词主语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周燕;现代汉语隐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赵丽娜;《世说新语》空语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秀坤;留学生“把”字句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余龙;从回指确认的角度看汉语叙述体篇章中的主题标示[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2 刘街生;;存在句的构成、理解和语用状态[J];当代语言学;2009年03期
3 古川裕;谈现象句与双宾语句的认知特点[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4 杨素英;黄月圆;高立群;崔希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存现句习得研究[J];汉语学习;2007年01期
5 黄南松;论存在句[J];汉语学习;1996年04期
6 刘街生;;存在句的动词考察[J];汉语学习;2013年01期
7 温晓虹;;主题突出与汉语存在句的习得[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2期
8 沈家煊;王冬梅;;“N的V”和“参照体—目标”构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4期
9 潘文;存现句在不同语体中的差异考察[J];修辞学习;2003年06期
10 王红旗;;“是”字句的话语功能[J];语文研究;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烁;潘海华;;汉语无定主语的语义允准分析[J];中国语文;2009年06期
2 唐翠菊;从及物性角度看汉语无定主语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3期
3 唐_g;;“数(量)名”无定主语句的使用特点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4 付义琴;;论汉语“无定主语句”的句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年05期
5 薛宏武;;“有”的核心信息功能与特性——兼论无定主语/话题句[J];汉语学习;2014年01期
6 魏红;储泽祥;;“有定居后”与现实性的无定NP主语句[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3期
7 王静;;汉语中的无定主语NP句[J];当代经理人;2006年06期
8 张新华;;与无定名词主语句相关的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王秀卿;王广成;;数量名主语句[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年08期
10 刘琼竹;数量名主语句的语义语用考察[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翠菊;;从及物性角度看汉语无定主语句[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静;汉语无定主语的语义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2 唐_g;“数(量)名”无定主语句使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易斯;汉语无定主语限制条件的事件语义学分析[D];湘潭大学;2012年
4 王也;说“某”[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31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31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