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关于“就”和“才”若干问题的解释

发布时间:2017-10-08 19:03

  本文关键词:关于“就”和“才”若干问题的解释


  更多相关文章: “就” “才” 主观量 向量 实现 未实现


【摘要】:"X就Y了"结构表现"低X就高Y"是有条件的,一是量变化为单向,二是句尾的"了2"。如果量的变化是可控的、可能双向的,离开语境,该结构就有歧义,其主观量不确定。数量词在"就"结构中是触发并吸引"就"主观量功能的最敏感的成分。在"就"前后均有数量成分的结构中,重音所在数量成分吸引"就"的主观量功能。"就"的核心功能是限定空间,最简结构为未实现体,具有积极意义;"才"的核心功能是限定时间,最简结构为实现体,具有消极意义。"才"的用法从限定动词逐渐扩展到限定数量词,表示小量。再扩展到后置于数量词反训为表示大量。"才"的前后分别出现可对比单位,则遵守"高X才低Y"规则。本文研究进一步证明,在形态匮乏的语言中,语序是一种广义句法形态,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汉语作为一种语境强依赖型语言的基本特征。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韩国高丽大学中语中文学科;
【关键词】“就” “才” 主观量 向量 实现 未实现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我们之前(金立鑫2011;金立鑫、杜家俊2014)讨论过下面一组例子:(1)a.张三当局长就40岁了。b.张三40岁就当局长了。(2)a.张三当局长才40岁。b.张三40岁才当局长。例(1)中a、b两例在主观量的意义上完全相反,(1a)表示说话人认为张三当局长的年龄太大了,(1b)表示说话人认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立鑫;于秀金;;“就/才”句法结构与“了”的兼容性问题[J];汉语学习;2013年03期

2 金立鑫;“S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3 蒋静忠;魏红华;;焦点敏感算子“才”和“就”后指的语义差异[J];语言研究;2010年04期

4 金立鑫;杜家俊;;“就”与“才”主观量对比研究[J];语言科学;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梦茹;;“S了”的时体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2 金立鑫;邵菁;;Charles N.Li等“论汉语完成体标记词‘了’的语用驱动因素”中某些观点商榷[J];当代语言学;2010年04期

3 杨晓霞;;现代汉语副词“才”研究综述[J];德州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税昌锡;;汉英事态范畴的类型学比较[J];国际汉语学报;2013年02期

5 金立鑫;“没”和“了”共现的句法条件[J];汉语学习;2005年01期

6 陈小红;;论“了_2”不独现[J];汉语学习;2010年03期

7 孙志祥,丁锡芬;汉语句尾助词“了”英译中的“体”的相关分析——基于《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的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Serge SHAROFF;Narisong JIN;;Using an integrated feature set to generalize and justify the Chinese-to-English transferring rule of the 'ZHE' aspect[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C(Computer & Electronics);2010年09期

9 赵瑾;;The Aspectual Marker-le in Mandarin Chinese——A Syntactic Approach under the Framework of MP[J];科技信息;2008年29期

10 金立鑫;于秀金;;“就/才”句法结构与“了”的兼容性问题[J];汉语学习;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_g_g;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翟燕;明清山东方言助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陈振宇;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D];复旦大学;2006年

6 周琴;泗洪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兰佳睿;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D];复旦大学;2008年

8 祝东平;汉语时间感知模式与相关汉语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蔡华祥;盐城(步凤)方言动态助词及相关语法手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王巍;语气词“了”的隐现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奇;江西境内赣方言动词完成体考察[D];南昌大学;2010年

2 严家菊;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在”、“了”、“U;”[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德铭;印度尼西亚学生学习汉语时态助词“着、了、过”的偏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皇甫亿;常熟话体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许晓玉;汉语双标紧缩句歧义问题初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耿翠翠;“别提”的词汇语法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邓高;中国姙の「了着过」の文法j_能及び[㥮埭工肴毡緤灓违匹螗埂ぅⅴ攻讠萚D];河北大学;2010年

8 王旭;俄罗斯学生目的语环境中习得汉语“了”的偏误及教学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朴得环;“动好(了)” 结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唐娟华;山东方言动词的完成体[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守晋;“主观量”的语义信息特征与“就”、“才”的语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陈立民;也说“就”和“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3 金立鑫;邵菁;;Charles N.Li等“论汉语完成体标记词‘了’的语用驱动因素”中某些观点商榷[J];当代语言学;2010年04期

4 梅祖麟;;明代宁波话的“来”字和现代汉语的“了”字[J];方言;1981年01期

5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J];方言;1985年02期

6 陆丙甫;副词“就”的义项分合问题[J];汉语学习;1984年01期

7 金立鑫;于秀金;;“就/才”句法结构与“了”的兼容性问题[J];汉语学习;2013年03期

8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1期

9 陈小荷;;主观量问题初探——兼谈副词“就”、“才”、“都”[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4期

10 刘勋宁;;答友人——关于语法分析的几个原则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995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95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3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