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半生缘》成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11:07

  本文关键词:《半生缘》成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半生缘》 成语 内部结构与层次 功能及功能转移


【摘要】:《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讲述了旧上海几个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描绘了那个时代大上海特有的社会场景和时代风貌。本文以《半生缘》中的成语作为考察的对象,力图探求专书中成语所展现出的风貌及其语言特征。第一部分先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方面进行阐述,对成语的定义、对《半生缘》中成语的选取标准作了规定和说明,为下文成语的研究做好铺垫。第二部分主要从内部结构和层次方面对成语进行考察研究。按照内部结构的不同将《半生缘》中的成语分为了联合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连谓结构、中补结构、紧缩结构、兼语结构、方位结构、其他共十种结构类型,其中,联合结构成语占了最大的比重,达到41.8%,特别是联合结构中的动词重叠式成语,呈现出AABB式的结构特征;此外,动宾结构占了7%,兼语结构占了0.7%,紧缩结构占了2.4%,连谓结构占了4.8%,偏正结构占了17.6%,中补结构占了2.7%,主谓结构占了22%,方位结构占了0.2%;其次,依照层次分析法对成语进行内部分层,根据其层次的不同将成语分为了一层、双层、三层、跨层四种,特别是跨层成语,打破了以往成语研究仅限于结构和语法功能方面的局限,有较大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从外部搭配探讨了成语的功能。从成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分析成语充当宾语、补语、定语、主语、状语等的条件和特征,对成语的功能作进一步分析研究。第四部分对成语的功能类型和功能转移进行了探讨。将成语按功能类型分为了动词性、形容词性、名词性、动形性以及功能发生转移的成语。同时,对成语功能转移所反映出的成语的结构同层次、功能之间存在的不对等与一致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第五部分对成语的变异形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有扩充式、换字式和其他三种形式,都属于成语“动态”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半生缘》 成语 内部结构与层次 功能及功能转移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6.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一章 绪论6-12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6-7
  • 1.2 研究现状综述7-8
  • 1.3 研究方法8-9
  • 1.4 研究对象和成语的界定9-12
  • 第二章 成语的内部结构与层次12-34
  • 2.1《半生缘》成语的内部结构12-27
  • 2.1.1 联合结构成语(173个)12-19
  • 2.1.2 动宾结构成语(29个)19-21
  • 2.1.3 偏正结构成语(73个)21-22
  • 2.1.4 主谓结构成语(91个)22-23
  • 2.1.5 连谓结构成语(20个)23
  • 2.1.6 中补结构成语(11个)23-24
  • 2.1.7 紧缩结构成语(10个)24
  • 2.1.8 兼语结构成语(3 个)24-25
  • 2.1.9 方位结构成语(1 个)25
  • 2.1.10 其他(3 个)25-27
  • 2.2《半生缘》成语的结构层次27-34
  • 2.2.1 一层成语27-28
  • 2.2.2 双层成语28-29
  • 2.2.3 三层成语29
  • 2.2.4 跨层成语29-34
  • 第三章 成语的语法功能34-46
  • 3.1 成语在句中充当宾语34-38
  • 3.1.1 一般宾语34-35
  • 3.1.2 带定语的成语作宾语35
  • 3.1.3 带其他成分的成语作宾语35-37
  • 3.1.4 介词短语中成语作宾语37
  • 3.1.5“把”字句中成语作宾语37-38
  • 3.2 成语在句中充当补语38-40
  • 3.2.1 动词+得+成语补语38
  • 3.2.2 动词+得+代词状语+成语补语38-39
  • 3.2.3 动词+得+成语补语+语气词“的”39
  • 3.2.4 动词+得+成语补语+趋向补语39-40
  • 3.3 成语在句中充当定语40-41
  • 3.3.1 成语作定语与结构助词“的”40
  • 3.3.2 成语充当定语的功能类型40-41
  • 3.4 成语在句中充当主语41-42
  • 3.5 成语在句中充当状语42-46
  • 3.5.1 成语作状语与结构助词“地”43-44
  • 3.5.2 成语充当状语的功能类型44-45
  • 3.5.3 状语后带“的”45-46
  • 第四章 成语的功能类型及功能转移46-60
  • 4.1《半生缘》成语的功能类型46-57
  • 4.1.1 动词性成语46-50
  • 4.1.2 形容词性成语50-51
  • 4.1.3 动形性成语51-54
  • 4.1.4 名词性成语54
  • 4.1.5 功能发生转移的成语54-57
  • 4.2《半生缘》成语的功能转移57-60
  • 4.2.1 成语结构同层次、功能的不对等57-59
  • 4.2.2 成语结构同层次、功能的一致性59-60
  • 第五章 成语的变异形式60-64
  • 5.1 扩充式(8 个)60-61
  • 5.2 换字式(10个)61-62
  • 5.3 其他(4 个)62-64
  • 结语64-65
  • 参考文献65-6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6-67
  • 附录:《半生缘》成语汇总表67-158
  • 致谢158-1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半生缘[J];小作家选刊;2005年11期

2 张福林;;我与小说的半生缘[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3年01期

3 余静芳;;试论《半生缘》的人物架构[J];丽水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章小铃;;半生缘[J];跨世纪(时文博览);2009年22期

5 李娟梅;;浅析小说《半生缘》中的男性青年形象[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李喜仁;;《半生缘》中曼桢悲剧的必然性[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5期

7 王慧君;;《学生王子》与《半生缘》的叙事比较[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34期

8 柯海;;半生缘反思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6期

9 苏缠绵;云烟;;七面半生缘[J];布老虎青春文学;2009年35期

10 孟玉梅;;浅读《半生缘》[J];五台山;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磊;;影片《半生缘》拍摄心得[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莫菲;新桥深发展“半生缘”雌雄已辨[N];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倪敏;电视剧《半生缘》要与电影一争高下[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3 玉禧;起舞于梦和现实之间[N];中国艺术报;2010年

4 闫文盛;既温暖又疲[N];山西日报;2006年

5 本报书评人 与畴;雅俗交缠的犀利坦白[N];中华读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佳琦;《半生缘》成语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99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99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0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