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来去荒岛与鲁滨逊的自然法政治抉择

发布时间:2017-12-28 21:36

  本文关键词:来去荒岛与鲁滨逊的自然法政治抉择 出处:《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鲁滨逊漂流记》 自然法 国家理由


【摘要】:基于自然法,鲁滨逊占领了荒岛,并对先后来到荒岛的人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但其核心是君主专制。为了确保自己的绝对君主专制,他以建立在自然法基础上的马基雅维里的国家理由为依据,对岛上的臣民进行了武装震慑、策略手段和宗教皈依等统治方式。鲁滨逊离开后,荒岛上的居民处在人人平等的自然状态,因此,建立了一个以"同意"为基础,以西班牙船长为总督的民主政治体制。鲁滨逊最终放弃荒岛,远走中国等地寻求贸易,表明笛福更倾向基于平等和自由贸易的民主政治。有鉴于此,不难理解鲁滨逊对于闭关锁国的中国的批评。
[Abstract]:Based on the natural law, Robinson occupied the desert island and took different attitudes to the people who came to the desert island, but the core of the monarchy was autocratic monarchy. In order to ensure his absolute monarchy, he established the rule of Machiavel on the basis of natural law, and carried out armed deterrence, strategy and religious conversion. After Robinson left, the inhabitants of the desert island were in the equal state of equality. Therefore, a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based on "consent" and a captain of Spain was established. Robinson finally gave up the desert island and went away from China to seek trade, indicating that Defoe was more inclined to be based on democracy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 free trade. In view of thi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Robinson for the seclusion of the China criticism.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丹尼尔·笛福的决疑论政治思想研究”【项目批号:16BWW04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久弥新的名著被不同的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分析,但从政治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分析的较少。伊恩·瓦特在《小说的兴起》中将小说看做个人主义的产物,没有关注《鲁滨逊漂流记》对公共事务的探讨。读者往往将小说与个人生活和社会秩序相联系,通常很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存勇;;从宗教的视角来解读鲁滨逊的成长[J];海外英语;2011年13期

2 梁异华;鲁滨逊和星期五[J];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03期

3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J];学苑创造B版;2010年12期

4 夏飞华;;鲁滨逊的性格和态度——解读《鲁滨逊漂流记》(英文)[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5 南柯子;;鲁滨逊漂流记[J];意林(原创版);2012年10期

6 马艳华;;“教导式”解读精彩人生——鲁滨逊性格研究[J];芒种;2012年20期

7 李付红;鲁滨逊的艺术形象及其对英国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鲁滨逊漂流记》评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8 李晓卫;;多元文化视野中的鲁滨逊形象[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9 王佳音;;解析鲁滨逊精神[J];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宋虎堂;;诗意葱笼的艺术人生——鲁滨逊艺术形象探微[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宋亚昕;我最喜爱的一本书[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欣;来自中产阶级的资本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马俊锋;生态批评视域下鲁滨逊形象的审视与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晓利;鲁滨逊故事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曦怡;笛福与图尼埃笔下鲁滨逊形象的生态学解读[D];湘潭大学;2009年

5 刘辉;《鲁滨逊漂流记》及其续记之后殖民批评[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伟;从《鲁滨逊漂流记》看理性主义的局限[D];山东大学;2011年

7 储修友;《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新教工作伦理[D];安徽大学;2012年

8 薛瑾;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之缩影——《鲁滨逊漂流续记》的东方主义批判[D];清华大学;2004年

9 房敏;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行为[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许存勇;《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后殖民主义因素[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47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347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e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