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主义语境下欧洲犹太知识分子的身份困惑——以卡夫卡为个案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同化主义语境下欧洲犹太知识分子的身份困惑——以卡夫卡为个案的考察 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犹太知识分子 弗兰茨·卡夫卡 身份认同 欧洲犹太人
【摘要】:19世纪至20世纪初,在犹太人获得公民权的过程中,同化主义思潮蔓延于犹太世界。然而,无论犹太人在同化的道路上走得有多远,仍然很难被主流社会接纳,反犹主义浪潮一次次打碎了犹太人的同化梦,由此在犹太社会出现了一种对民族传统从背弃到回归的矛盾现象,这种现象在欧洲尤其是中欧犹太知识分子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卡夫卡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作为被同化的犹太人,卡夫卡必须在做德国人或捷克人之间做出选择,青少年时代他急于逃脱"犹太性"的束缚,但在生命的最后十多年里又回归了犹太传统。卡夫卡的犹太意识与身份困惑再现了世纪之交欧洲犹太人的历史命运,透视了犹太知识分子群体的内心体验。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基金】: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犹太通史”(项目编号:15ZDB060)
【分类号】:I109.4
【正文快照】: 对于长期散居在欧洲的犹太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起伏跌宕的年代。在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一些耐人寻味的变化,越来越多来自于基督教世界的知识分子开始公开批评欧洲各国对犹太人的排斥态度。1848年革命延续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推进了犹太人获得公民权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树东;;罪与法——论卡夫卡的小说[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钱颖伟;恐惧——卡夫卡的存在方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赵山奎;从“荒诞之感”到“死亡之思”——卡夫卡的“存在”之路[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钱颖伟;恐惧──卡夫卡的存在方式[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周定宇;超越自卑──论卡夫卡创作的心路历程[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常娟;;创新:卡夫卡小说在比较视野中[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李晓白;无法逃避的心灵审判——解读卡夫卡的小说《审判》[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曾艳兵;;女性视角阅读卡夫卡[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6期
9 李薇薇;“出发”与“到达”——卡夫卡小说中“自我”的迷惘与困惑[J];当代文坛;2002年03期
10 俞红秀;分裂 变形 死亡——卡夫卡的异化世界[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傅新娟;;解读卡夫卡[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华娟;;异化的人群 绝望的生存——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分析[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3 桑迪欢;;卡夫卡的话语世界——从《城堡》看卡夫卡的语言特色和叙事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赵山奎;;无名希腊人的“非历史命运”:从卡夫卡的一封信解读其《乡村医生》[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何峰;;边缘化的冷眼旁观与后现代的思维向度——鲁迅与卡夫卡[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6 曾艳兵;;卡夫卡与老庄哲学[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7 陈晓兰;;现代派文学与大都会——从波德莱尔的“游荡”到卡夫卡的“睡眠”[A];都市文化研究(第8辑)——城市史与城市社会学[C];2013年
8 秋芹·歌乐;罗璇;;德国三位传媒型作家作品中的东方意象[A];东方丛刊(1998年第3辑 总第二十五辑)[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卫东 书评人;“卡夫卡”和我一起成长[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2 曾艳兵;卡夫卡:从西方到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曾艳兵;卡夫卡与基尔凯郭尔[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赵山奎;卡夫卡的中国想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石剑峰;卡夫卡全集捷文译本首次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石剑峰邋陈肖秋;卡夫卡手稿自由了![N];东方早报;2008年
7 张放;卡夫卡:把写作视作祷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8 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 马信芳;期待一个完整的卡夫卡[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秋秋(书评人);来自卡夫卡的温暖[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10 徐志啸;由卡夫卡想到[N];中华读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玉娟;“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蔚;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1979年至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张莉;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克姗;卡夫卡作品中的小丑形象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2 贾秀平;卡夫卡的生活与信仰[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明明;“我写的一切都跟您有关”——卡夫卡的父亲情结[D];兰州大学;2011年
4 佘永强;论卡夫卡小说主题中蕴含的荒诞[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怀瑞;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自传性和超越性特征[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6 韩晓亚;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艺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安冬;论卡夫卡思想创作中的悖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蔡智敏;卡夫卡小说的生存论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饰玉;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陆霞;卡夫卡的象征[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51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351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