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女性写作生态笔谈
本文关键词:海内外女性写作生态笔谈 出处:《华文文学》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汉语文学的女性写作成就正在全球范围内突显,本文试图通过对海内外女性写作生态的全景观照,辨析当代女性文学在怎样不同的成长环境下所拥有的共同精神特征及艺术人格追求,并阐述当代汉语女性文学作品何以在市场阅读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Abstract]:The achievement of female writing in Chinese literature is being highlighted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ake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writing ecology of women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spiritual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personality pursuit of contemporary female literature under different growing circumstances, and expounds why contemporary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 works play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market reading.
【作者单位】: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荒林:我们看到,在国际文坛,男性写作群体一直如同他们的社会处境,呈现为强势,仅以诺贝尔文学奖为例,男作家占绝对多数,女作家即使获奖,如多丽丝·莱辛、爱丽丝·门罗、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西耶维奇,她们的写作及题材内容也并非广为人知,而是相当边缘化,如女性生活的觉醒反思、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晏;女性写作的现状和前景[J];文艺评论;2004年03期
2 吕晓洁;;女性写作与身体[J];中州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佘艳春;;女性写作:抚慰和疏漏——在“断裂”处浮出历史地表[J];江淮论坛;2007年01期
4 刘萌;;人鱼的舞蹈与歌唱——中国女性写作热潮百年谈[J];职大学报;2007年01期
5 张天景;;爱的复归与表达:构建女性写作的社会群体意识[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女性写作与母亲谱系[J];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06期
7 徐坤;;女性写作:断裂与接合[J];作家;1996年07期
8 刁建;;女性写作[J];北京纪事;2001年01期
9 朱丽丽;在边缘的弱者——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印象[J];江海学刊;2000年03期
10 胡颖峰;“五四”文化传统与女性写作[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艳芳;;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2 魏天真;;女性写作:从性别斗士到社会牛虻——以阿毛的创作为例[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艳芳;;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惠芬;;上海书写和近年女性写作中的性别与空间(提纲)[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荣光启;;“夜半”的女性写作——阿毛诗歌解读[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胡彦;;女性写作:从身体到经验——兼论当代女作家的创作[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7 周瑟瑟;;镜中突围:诗性的逃脱——评阿毛《杯上的苹果》[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川鄂;混乱与秩序:女性写作的另一种可能[N];湖北日报;2014年
2 文学所 文波;女性写作持续趋热走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赵亦冬;女性写作——新世纪的话语霸权?[N];工人日报;2002年
4 傅浩;期待女性写作迈向更广阔的空间[N];文汇报;2001年
5 王艳芳;静默时刻的女性写作[N];文艺报;2006年
6 西篱;上海叙事与女性写作[N];文艺报;2013年
7 林丹娅 厦门大学文学院;女性写作:在混同中清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授 张保宁;女性写作应该与时代共振[N];光明日报;2011年
9 ;过去与现在的女性写作[N];中国妇女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冯秋子;江苏“女性写作”研讨引发思辨[N];文艺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屈雅红;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艳芳;在通向自我认同的途中[D];南京大学;2003年
3 徐坤;文学中的“疯狂”女性: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演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魏天真;女性文学的批判与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艳峰;从依附到自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鄂文津;海外汉学家的明清女性写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小平;非虚构—新世纪女性写作的转向与突围[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崔静;试论消费时代中国的女性意识与女性写作[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童彩华;社会空间视域中的网络文学女性写作[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5 安正国;对历史的另一种书写——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略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邵巧治;女性写作话语策略[D];厦门大学;2001年
7 山郁兰;当代女性写作流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臧晴;论新时期初期(1978-1985)女性写作中的婚恋书写[D];南京大学;2012年
9 唐晓玲;女性禁忌的破除与新时期女性写作[D];郑州大学;2000年
10 陆爱华;大众化时代女性写作的狂欢化叙事[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83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38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