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英伦的神话:《霍华德庄园》中的“英国问题”和国民性
本文关键词:寻找英伦的神话:《霍华德庄园》中的“英国问题”和国民性 出处:《外国文学》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福斯特 《霍华德庄园》 英国问题 国民性 施莱格尔 神话 联结
【摘要】:本文通过对福斯特小说《霍华德庄园》文本和相关历史材料的细读,仔细梳理了该小说与维多利亚时期反映劳资矛盾的"英国问题小说"这一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区别。《霍华德庄园》继承了"英国问题小说"所具有的强烈社会关怀,同时又引入了对国民性的讨论。联系福斯特在他本人其他作品中对意大利和东方的想象,本文认为福斯特对"国家"和国民性的分析是他为"英国问题"这一概念所引入的新的内涵。福斯特借德国思想家施莱格尔兄弟之名,塑造了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施莱格尔姐妹,特别是姐姐玛格丽特这个人物,从而含蓄地指出,受经验主义和拜金主义影响的英国中产阶级需要放开心胸,借鉴德国思想中对至真至善理念的追求。从这一角度来看,福斯特拓宽了"英国问题小说"的外延。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ough a close reading of Forster novel "Howard farm" text and related historical materials, carefully combing the novel and Vitoria period reflect the labor capital conflicts "British problem novels" of the literary tradition and distinction. Howard inherited the "British farm" problem novels "with strong social concern, but also introduced discussion on national character. Contact Forster in his other works of Italy and Oriental Imagina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Forster on the state and national character of the analysis is to him as" Britain "the concept of the new connotation. Forster by the German thinker Schlegel brothers, has created the ideal the feelings of the Schlegel sisters, especially sister Margaret this character, which implicitly pointed out that the middle class by British empiricism and money worship effects need to let go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Forster broadened the extension of the "British problem novel".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英语系;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福斯特(E.M.Forster)的《霍华德庄园》(Howards End,以下简称《庄园》)发表于1910年,小说围绕施莱格尔(Schlegel)、威尔考克斯(Wilcox)以及巴斯特(Bast)三个家庭展开。威尔考克斯夫人露丝(Ruth Wilcox)临死前,将祖传的产业“霍华德庄园”留给了只见过几面却相当投缘的玛格丽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峰;;评《霍华德庄园》中的新型家庭关系[J];宿州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栗明敏;;对“过去”的联系——解读《霍华德庄园》中的乡情[J];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04期
3 张辉莹;刘芳婧;;浅析《霍华德庄园》的英国文学风味[J];芒种;2012年12期
4 岳峰;多重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霍华德庄园》中的“联结”之解读[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5 岳峰;;冲突·融合·隔膜——《霍华德庄园》的“联结”主题解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黄冬霞;;从婚姻描写看《霍华德庄园》的“联结”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7 黄冬霞;;《霍华德庄园》中的“联结”主题解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曾竹青;谭静静;;《霍华德庄园》中“文化”的处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葛建平;石云龙;;一种情怀 一种“联结”——《霍华德庄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解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罗小燕;;女人是人——《霍华德庄园》中人道女性主义探微[J];科技信息;2009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瑞红;李西元;;《霍华德庄园》小说和电影的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黄梅;《霍华德庄园》的婚姻寓言[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维伟;福斯特《霍华德庄园》的生态和文化解读[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2 高欢九;联结的理想与分层的社会[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樊金琪;透视《霍华德庄园》中的二元结构[D];暨南大学;2010年
4 崔海杰;基于礼貌原则的《霍华德庄园》中的对话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肖科苗;论爱·摩·福斯特《霍华德庄园》中的三种社会力量[D];湘潭大学;2011年
6 张宝琳;对《霍华德庄园》中“联结”的解构主义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孙学诗;爱·摩·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的节奏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8 李秀娟;从焦虑理论解读《霍华德庄园》[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9 赵姗;论《霍华德庄园》中福斯特的怀旧观和联结观[D];安徽大学;2014年
10 尹f ;《霍华德庄园》的原型解读[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16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416908.html